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这首《侠客行》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之情,他们处处以侠义为先,不顾个人安危,扶危救困、济世立功。其中不少篇幅描述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而朱亥与侯嬴的所作所为也当得起一个“侠”字。
自战国以后,不仅历代文人骚客对《信陵君窃符救赵》都毫不吝惜溢美之词,也有许多政治家非常仰慕信陵君之为人。汉高祖刘邦在微贱之时便非常钦佩他的贤德才识,汉兴之后,曾多次去祭祀他,并专门安排人为其守陵。太史公对他的评价也极高,在《史记》中明显区别于其它三位“战国四公子”。
“窃符救赵”这件事情的背景是,不久之前秦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白起坑杀赵兵四十五万,而后王龁兵围邯郸(公元前258年)。情急之下,赵国四处求救。平原君先求救于楚,楚派春申君黄歇将兵救赵,魏王同时也使将军晋鄙将兵十万救赵。秦王派人威胁魏王:“我攻打赵国,马上就能攻下,诸侯谁敢救赵国,我必定先挥师攻打他。”魏王心里害怕,便让晋鄙将魏兵驻扎在邺,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首鼠两端。
在这种情况下,平原君派出大量使者到魏国游说,并且责备信陵君说:“我之所以与你家结为姻亲(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是仰慕公子的高义,能够急人之困。现在邯郸早晚就要投降秦国了,而魏国的救兵却还未到。纵然公子轻视我而要抛弃我,难道也不怜惜公子的姐姐吗?”
信陵君多次向魏王请求,同时派遣门客试图说服魏王,但魏王因为害怕秦国,始终没有听从信陵君的意见。
接下来就是耳熟能详“窃符救赵”的事情,在此不再赘述。信陵君在矫杀晋鄙、却秦存赵之后,派将军率领他的军队回到魏国,而自己与门客则留在了赵国。在赵国生活了十年之后,由于秦兵伐魏,魏王又把信陵君请了回去,希望他能够击却秦军。但是魏王又对信陵君充满猜忌,在秦国的不断反间下,最终使他人取代信陵君。信陵君自此谢病不朝、沉迷酒色,四年之后因酒病卒。
除却信陵君的义举和悲情结局外,“窃符救赵”背后暴露的问题也值得思考。首先是信陵君对“救赵”这件事的解决方式。他是采用何种策略来试图说服魏王,现在不得而知。显然他没有说服成功,此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竟然采用了侯嬴“窃符”的策略。这个举措无论放在何时,都毫无疑问算是叛国,所以信陵君算是只有“义”,而没有“国”。他这一举动不可否认的将魏国置于一定的风险之下,显然没有考虑过救赵失败的结果。当然,这不是说“赵”不应该救,而是要尽量确保魏国的利益最大、损失最小。信陵君没有合理的评估这一点,而是把自己战国四公子的“名”与“义”放到了首位。
再者是朱亥与侯赢两人,这涉及到战国的“门客”现象,这些人依附在各个权贵下面,为他们出谋划策,他们只知道自己的主子而不知道国君,更何谈国家。侯赢为信陵君出了“窃符”的计策,只是能够解得了信陵君当前的困难,他对于“窃符”设想的非常周密,如何“窃”,去找谁?怎么去找晋鄙,晋鄙不听怎么办?真当得上滴水不漏。但是对于如何击败秦军,他却只是草草的说“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没有任何对策,好像只要派过兵去就肯定能赢。结果是“秦军解去”。什么意思呢?就是秦军只是解围而去,并没有死亡多少人。
朱亥显然属于只有勇而没有谋的那类人,同样是不考虑后果,看到晋鄙怀疑,毫不手软的将其椎杀。
这里面还有一个“窃符”的关键角色,就是如姬。她由于信陵君为自己报了杀父之仇,所以仗着魏王的宠幸,盗取了虎符。至于信陵君拿虎符干什么,她根本不关心。
正如唐顺之的“诛心”之论。信陵君众人的罪不在“窃符”,而是魏本来有“王”。赵不求救于魏王,而求救于信陵君,是赵只知信陵而不知魏王。平原君拿婚姻来说服信陵君,而信陵君考虑到“高义”以及婚姻而救赵,那么信陵君是只有自己的“高义”以及与赵的婚姻,而不知道有魏王,更不知道魏国的利益。侯赢与如姬二人的所作所为,同样只知有信陵君而不知有魏王,更没有魏国。这就是说,从幸姬到邻国,甚至看城门的贱人,心里都没有魏王。国君的威望在众人的心中荡然无存,孤家寡人一个。
到了一个朝代的末世,所有人都忘了“公”而善于结党,尤其那些权贵封疆,个个权重,而内无威君。人人忘了法典而善用私义。
当然,这不全归罪于信陵君,实际上魏王也有责任,魏王的责任是放任自己的“威望”扫地,使得人人都不“惧”他,信陵君和如姬“偷”虎符,把魏王玩于股掌,哪有国君的威望?这就是“物必自腐而后虫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