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
"
苏州一望族,富过16代,兴600年,苏州园林狮子林是其老宅,属苏州四富之一,便是这贝氏。苏州贝氏始祖贝兰堂,原籍浙江金华,明朝中叶以行医买药为生定居苏州,后因经营有道在清朝乾隆年间,成为苏州四富之一。贝氏一族,人才辈出,颜料大王贝润生、著名银行家贝祖诒,以及国家建筑大师贝聿铭皆出自此族。许是缘分,许是宿命,这狮子林外,拙政园旁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便是由贝聿铭大师设计建造。
"
苏州博物馆馆位于苏州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与拙政园、忠王府等名园毗邻。起初对于苏州博物馆新馆建造的选址有诸多争议,最主要的是怕现代建筑破坏了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的内涵。在2006年秋,新馆正式开馆,也结束了4年的争议。虽然我不懂建筑设计,但是能感受到新馆成功的融入到这古香古色的氛围中,并用它简洁的灰白色调为传统的苏州园林建筑注入新的活力。
苏州博物馆是免费对游客开放,清明节去的时候烟雨蒙蒙,但博物馆外排起了长龙,几乎所有的人不是去看着苏州博物馆内的藏品,而是去欣赏它独具魅力的建筑。
博物馆外观
简洁的灰白色调,有现代建筑的平整和立体感,但是又与苏州传统建筑的瓦顶相协调。特别是看到手机中拍到的民居,便深深感受到这种相融。地下铺满米白色的砾石,没有多余的景观植物,但是仅仅这一棵树就胜过如锦繁花,似有千言万语。
(白墙青瓦的传统苏州建筑)
博物馆布局
苏州博物馆的整体布局如同苏州传统民居布局形式,其展厅由多个室外庭院相接而成。中间的主展厅直接连接前庭后院,石材、混泥土还有玻璃这些材料融合在一起。
(图片来自网络)
光与景
贝聿铭大师的名言是“让光线来作设计”,他十分注重内廷光线的处理,所有连接的房廊都有如栅栏一样的设计,阳光便一缕一缕洒下来,每一个人的脸都在这光影中变化,在这光影中穿梭。
移步换景,中国传统的建筑总会在墙上、门廊上花功夫,从窗外,门里,总能看到一番别样的风景。博物馆内所有的展厅都有大大的玻璃窗,庭院里的风景便成了展厅里的装饰画。窗外的竹林,银杏树,都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庭院里面的白墙上面用石板装饰,与翠绿的水池形成了一副山水画。
来苏州博物馆,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去好好欣赏一个建筑,无论是专业还是不专业,大家都在停下脚步去欣赏这个地方的美,每一个人都在观赏每一个细节,去寻找仿佛只有自己知道的美景。每一个人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光在变,人在变,看的角度在变,四季在变,连吹来的风的味道都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