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Y老是问我,说我喜欢男孩还是女孩,我总是回答都行,Y总是以为我是喜欢男孩,但是因为Y喜欢女孩,所以碍于情面只能说都行,其实我心里无奈,我是真的都行,或者确切的说,不太喜欢小孩,为什么,我觉得小孩太麻烦。
三岁以下的小孩,不管是男孩或者女孩,有一个共性,就是不懂事,你很难跟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却又有各种各样无理要求的人交流,安静还好,要是哭闹可有你受的,且不说还得换尿布、喂奶、哄、抱,自己都还没有活明白,要个孩子干什么,我以前真的这么想。
直到后来有天,我在楼下碰到一对父女,附近很耐心的给女儿讲故事,并且若有深意的互动,女儿也狠有想法,我感受到了那种父亲对女儿的爱,突然感觉其实有个孩子也挺好,可以把她或者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就等于多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可以说知心话的人,教的好,像这个父亲一样,还能有数不尽的乐趣和满足。Y常给我讲民国时期钱钟书和梁启超他们家庭的故事,那种如师如父亦如友的交流情感,让我觉得很期待。
再后来我和Y完成了婚礼,就自觉不自觉的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送的礼物都是给孩子送的,虽然没有明确的以后孩子怎么教的问题,但是脑子里总会有一些感觉闪现,比如要保护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独立思考,独立生活,对事物有独立见解,不会被一些世俗的事所牵绊,活出自己,似乎把自己的感受和期望都寄托在了她(他)身上,希望能少走一些弯路,活得更自由更快活一些。
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得不说一说以后孩子上培训班的问题,其实不管上什么班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孩子不会因为多一个培训的经历就会改变自己的秉性和对事物的看法,所以根本上,还是要帮助建立孩子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果这个根本的东西搭建好了,孩子会自主去学习和吸收对他有益的东西,而且更有效率 ,更有成效,孩子也更开心,不然被逼着去上培训班的滋味总是不那么好受,就怕染上了逆反的毛病,以后就更没有办法交流了。这里面有一些根本的东西,以后慢慢琢磨,重要的是和孩子用心交流沟通,教学相长,你怎么对待孩子,孩子可能就怎么对待你,不能图一时之快,为了去送孩子上课而上课。
说的有些严肃了,但是还蛮期待有我们的一个孩子的,至少到现在是这样,不知道以后真有了会不会又不想要了,哈哈,走着看吧,先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