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看小说、电视剧经常出现下面的场景:
人老了或者临死前总说,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好好的孝敬父母;这辈子和最爱的人呆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这辈子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敢出去闯一闯;这辈子把赚钱看的太重要而没有了生活……
人其实不只是在生命终点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些,就算我们年轻人也经常会发出各式各样的感叹,悔不当初。
我们凡夫俗子都会在结果出现的时候感到恐惧、后悔、痛苦……不断的充当着“事后诸葛亮”,放些“马后炮”。然后世间没有后悔药可以吃,后悔一点点的价值也没有。所有的根源都在于我们没有把因果当回事,还有自己的短视。
我们都知道,父母比我们先离开人世,不能等到等我们那遥遥无期的功成名就之后才去孝敬,依然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追名逐利上;
我们都明白,人生是一趟单行的列车,错过了便是永远,没有回头路可选,却仍然不珍惜眼下的一切美好;
我们更了然百万家财带不走,只有业随身,却还在为了各种名牌、各种小资、各种炫耀把自己逼得喘不过气来,每天行尸走肉一般;
我们更晓得烟酒对于身体的危害,知道大量的饮酒、吸烟会带来极大的致病隐患,可仍拿着那些侥幸健康的个案去安慰自己可能就是那个特例,为了短期的刺激与感官享受乐此不疲。
之所以说凡夫畏果,不畏因,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完全没有因果概念,不知道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
一种则是明知道因果报应,但仍然心存侥幸,想着自己会是那个特例或者只顾着眼前的安乐与享受,遵循着“先做了想做的事再说,管它身后骂名滚滚来”的原则去做事。
第二种情况其实不过是另外一种不懂得因果报应的表现而已。
孰不知,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报应又分为:现世报、他世报、来世报。
比如前段时间新闻报道的盗贼在偷佛像的时候无故死掉,这就叫现世报;
比如你这一辈种下的你的子女辈得到的庇荫或者受累,这就叫来世报;
比如你此生种下的因等了几百年或者上千年才了足因缘,这便是他世报。
没有不结果的因,也没有不了的业。所有的因不是没有果,不是没有报,只不过时候未到而已,且行且看便是。
为什么又说菩萨畏因?
什么是菩萨?菩萨并不要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宗教概念,人人皆佛性,菩萨是指大知、大觉、大慧、大行之人。这样的人有着非常深刻的觉知能力,他们知道有因必有果,起心动念便是因,有了因便会结出对应的果,有了果便会延续出相应的报。
起了善念,就种了善因,有了善因,就会产生善行,有了善行就会产生善果……同理,恶念起恶果。
再进一步解释一下,善恶之分,并不是以表象与形式来判断。表象如何只是世间法律所依据的准则,而真正的善恶是以起心动念来判断。所有的表象不过是时空一个瞬间的体现,而真正的因果是指大时空下的体现。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都苦闷为什么“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的原因。
把上述的问题应用到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即想到善的果报,就不要种恶的因,种了善的因,无论此生中看到的结果是善是恶都坦然去接受。因为真正此因的果未必是在短短几十年内出现。故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