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长假,得了3天的空。我打算一人开车去一个地方。租车比我想象得方便,只是居然没有我想租的小型车,只有商务车或者越野车了。无奈,租了一辆丰田越野。
那个地方经过了国内这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就像上海一样,早就面目全非。这也是我意料之中的。所幸导航中西口村这个地点还在。中午时分,终于到达了。
村子在一个收费站边上,一条宽阔的大路一直通往村里。唯一可以辨别的只有村边的那条河了。而这条河也变化很大,印象里原本水流湍急,奔腾而下的河流,如今变窄了,温顺了,也世故了。两岸本来的沙石滩被治理成了水泥的护栏,河岸边上也建造起了一栋栋农家的新楼。
河本来因为太宽,是没有桥的,过河全靠一条船摆渡,那船工我还记得,姓杨,老了,但身子骨结实,村里人都叫他杨阿大。如今一座明晃晃的大桥建成了,那摆渡的老行当应该早就是过去时了。
我开车经过大桥,去了对岸。对岸以前是镇里,有一个菜市场,现在居然还有,人气颇旺。我在那菜市场边上停了车。在镇上慢慢逛。小镇似乎就是手机里的慢动作设置,时间在这里慢了下来。想起来也好笑,以前总觉得小镇里的女人是最时髦的,比村子里时髦多了,现在看看当然不是那么回事。想起这个,是因为漫步在街上,看到镇上的三三两两逛街的女子。也看到几家时装店,挂了几件中规中矩的时装,大概是怕太超前了卖不出去吧。年轻人喜欢有点时尚感的店,比如奶茶店。这种店可以代价比较低地跟上大城市的格局吧。我在一家奶茶店买了一杯珍珠奶茶,一边喝一边继续逛。晚上在离这里20公里的地方定了一个民宿,所以我有一个下午的时间慢慢逛。
小镇的商业区还是小,垂直交叉的两条街,各延伸出去300米不到就没什么店面了。找到一家比较老式的面店,进去点了碗肚皮面。面店老板娘50来岁,看上去有点面熟,但家乡的人的面相都有点相似吧,我想。可能是因为已经过了午饭时间,整个店只有我一个客人,老板娘一直在玩手机,不时还发出手机游戏的声响,而我则一边吃面,一边望向窗外的街。午后的阳光很好,透过高大的胡桐数的枝桠树叶投射在街上,落下斑驳的树影。我很庆幸有这阳光,好让我这次的出行装点上一些温暖的颜色。
下午,我决定离开镇上,逆着河流慢慢往山上走。也许只有跟自然景观搭边的路才能唤起我更多的回忆吧。但事实却不是我想象得那样。河岸边搞起了挖沙,好几台挖沙机在那里轰鸣操作,放眼望去,河滩上有很多又大又深的坑。我有点后悔起来,但想去山上的愿望还在。我费了好大周折,都动用上了健身的效果,才终于走过了那一块挖沙地,之后我身边的河逐渐宽阔起来,水流也有点小时候的样子,而眼前终于隐隐显示出一条似曾相似的上山道路。
山路逐级往上,村子被慢慢抛在身后。我虽是波澜不惊地向前走着,但这一场景,其实被多少次地在我的脑海里演练过,甚至连山路两边的风景,耳边的风,鸟鸣,都是被预设过的。但是我也不想什么“我终于如何如何”等的语句,因为虽然有那么多次的演练预设,但是要说我有多想实现这件事,却是没有。我似乎是很无奈地在完成一件必须要去完成的任务。
到了半山腰处,很意外地看到了一处民舍。这是一个两层楼的普通民居,房子并不新了,屋前有一小块地种着一些常见的花草,但略微修剪过而和别处普通的农舍有些不同。屋前有一颗树,枝叶繁茂,阳光从树影间落下斑驳的碎影。我默默走到树前,一瞬间不禁想起什么,像是一个藏在久远的过去的令人心痛的故事,一旦翻开就会沉陷进去的那种。我用力晃了晃头,像是要努力摆脱掉沉陷进去的可能。
虽然很不想深入,但是好奇心还是让我观察了一下这栋并。我于是围着房子走了一圈,屋子侧面有一扇玻璃窗,虽然是老式的木质框架,但玻璃却擦拭得很干净。我透过窗望进去,看到的是一个卧室模样的房间。一个木制单人床,一个书桌,地板是深色漆的,很干净,床上被褥都叠放得很整洁,书桌上有一叠书。一个小沙发,沙发背后的墙上有一个相框,就着微弱的光线看过去,看到依稀是一个年轻男子的照片。开始也没在意,再说去偷窥一个陌生人家里的摆设已经很唐突了,再去研究人家的照片就更说不过去了。但是刚想离开,又不由得再看了一眼,居然发现那个人好像哪里见过,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从屋后出来,阳光照着屋前的那一小片花园,屋前屋后还有几排绿树,耳边有略有略无的鸟鸣。忽然感觉假如老了,退休了,一定要住在这样一个所在,无关世事纷扰,看花鸟虫鱼,云起云落,儿女来看也好,不来看也好,一个人就这样孤独终老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