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电影《学爸》,感触颇深。电影来源生活或高于生活,但部分还是很真实的,是现今社会的写照,父母为了孩子上名校,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愿意付出自己所有,哪怕背债也在所不惜。
记得我儿子小时候,地段小学不好,我也在临近报名之时,置换了房子,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好的学校才有好的师资力量,才能教出好学生,事实上也的确有用,儿子所选的学校,在素质方面引导得特别好,也很重视英语,自一年级开始就开设英语课,请外教老师教口语,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儿子英语一直很棒,出国考雅思一次性高分通过,顺利申请到大学。
看电影过程中,回忆以往,对剧中几位父母深表同情,感同身受。现在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逐渐降低,从原本的60%降到现今的40%,家长的焦虑可想而知,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强,都希望孩子能够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希望孩子能快乐幸福地生活,那么选择一个好的小学,在好的老师的引导下,养成好的习惯至关重要。
家长的焦虑,社会的现状已经充分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这两年,逐渐看到教育改革,取消特长加分,名校师资力量调配,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向着德智体美发展,重视素质教育,综合评估学生能力,而非仅仅看分数,相信以后的家长们不会像剧中的家长们那么煎熬,那么痛苦。
心安即是归处,虽然希望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也不赞同剧中那样,逼迫、强塞,令孩子内心郁闷,过早背负父母的期望,失去童年应有的快乐,赞成父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环境,一定要把孩子健康快乐摆在第一位,其余的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接受吧,父母无愧于内心,悉心教育引导,让孩子自由快乐成长,家庭和谐幸福,就是教育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