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
B.秦朝
C.周朝
D.汉朝
2.二里头遗址揭开了夏文化的神秘面纱,在其遗址中分布着宫殿区和宫城、祭祀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等重要遗存,还有平民居住区、常见小型地面式和半地穴式房基以及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的小型墓葬。这说明了当时的夏王朝
A.拥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
B.阶级分化与等级界限明显
C.国君贵族平民平等生活
D.生活必需品的制作水平高
3.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启,家天下
C.尧传位于舜
D.商汤灭夏
4.西周建立后,面对面积广阔的东方大地,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全面控制并非是件容易的事,于是周天子便将土地与居民分赐给受赏的臣子们。这反映出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巩固地方统治
C.安抚有功之臣
D.扩大统治范围
5.《史记》中提到“(武王)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材料体现的重要政策是
A.尧舜禹的禅让制
B.周初的分封制
C.周初的世袭制
D.秦朝的郡县制
6.“周王无权干涉诸侯国国君的废立。”“赋税收入均归诸侯国,周王不能享有。虽然诸侯国要向周王纳贡,但贡物仅为各地土特产,数量极为有限,纳贡不是上交赋税。”这反映出,诸侯国
A.完全听命于周王
B.不受周王的控制
C.没有纳贡的义务
D.有较大的独立性
7.“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材料说明诸侯应承担的义务是
A.定期朝见天子
B.进献贡物
C.服从周王调兵
D.定期服役
8.西周时期,河南洛阳是诸侯国洛邑所在地,商丘是诸侯国宋所在地。这些诸侯国对西周王朝的价值在于①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②根据血缘远近和功劳大小,继承西周的土地和权利③加强对西周地方控制,扩大统治范围④向周王纳贡,派兵保卫西周王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比喻某一政治制度“譬犹从一大树中截枝分栽,别成一独立之新根干”。该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10.“周文武(实际是武王所封,因武王灭纣王是文王已死)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后代亲缘关系逐渐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家一样),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不能)禁止。”材料观点认为
A.分封制使周王和诸侯国关系紧密
B.分封制的实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C.实行分封制是为了使诸侯王互相猜
D.分封制保证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
11.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该年是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末
D.公元前3世纪初
12.青铜器体现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A.商代铜爵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西周利簋
13.《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金文的形成和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14.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一朝代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5.“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在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A.周王室的势力已经大大衰落
B.周天子依附于诸侯
C.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强化
D.周朝政局逐渐稳定
16.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B.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
D.军队战争力显著增强
17.“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是战国时期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这突出反映了战国时期
A.变法导致各国实力增强
B.分封制的彻底崩溃
C.各国君主争霸野心强烈
D.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18.“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全社会的潜力。”下面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西调分封诸侯
B.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秦国商鞅变法
1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发展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战争频繁
20.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伟大的思想家,熠熠生辉,光耀千古。其中,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等思想主张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2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B.瓦解了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导致了诸侯争霸战争
22.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A. 解决社会问题
B.推崇西周制度
C.支持兼并战争
D. 追求精神自由
23.中国文明社会经过长期的沉积和发酵,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造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其中“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是指
A.诸侯争霸
B.私学兴起
C.变法改革
D.百家争鸣
24.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百家争鸣的原因
B.分封制度的瓦解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影响
25.有学者说:“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留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材料反映百家争鸣
A.产生的背景
B.最终的结局
C.具体的内容
D.对后世的影响
26.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
C.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
D.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27.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秦朝
C.西汉
D.西晋
28.《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齐桓公 秦朝
B.晋文公 齐国
C.齐桓公 秦国
D.楚庄王 秦国
29.历史学家翦伯赞评价秦始皇:“我说他是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是
A.君主专制
B.统一
C.兼并战争
D.改革
30.某学者认为,秦代以后中国开始有一个统一政府,其所辖的各地方已不是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划了。该学者意在说明
A.“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B.分封制稳定了政治局势
C.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统一
31.有学者认为“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这句话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分封制取代世袭制
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郡国制取代郡县制
32.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甚大之绩效”指郡县制
A.导致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B.形成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形式
C.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标志中国大一统的最终形成
33.中国古代“齐人”“晋人”和“吴人”的这种称谓,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临淄人”“太原人”和“会稽人”表述。导致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4.秦国灭六国实现统一后,能够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原因是
A.皇帝决定推行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大臣建议推行
D.人民要求实行
35.秦王朝严格规定,只有朝廷拥有铸钱权,严禁民间私铸。秦“半两”既为法定流通货币,也有严格的规定,按秦量制,每枚钱的重量相当于现在的8克左右。材料反映了秦朝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货币
C.统一文字
D.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3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诏书发至桂林,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文字的不统一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这里“书同文”中的“书”指的是
A.楷书
B.隶书
C.行书
D.小篆
37.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曾设立过负责监察或侦查政府官员事务的机构。下列属于该类政权机构的是
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郡县长官
38.《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这段文字记载的是
A.驰道
B.骊山陵墓
C.万里长城
D.兵马俑
39.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
A.行推恩
B.设刺史
C.推察举
D.分郡县
40.汉朝前期中央和地方人口、辖地比例出现了以下局面,对此汉武帝采取的政策是
A.推恩令
B.休养生息
C.以德化民
D.削除藩国
41.下图漫画反映了西汉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该措施的影响是
A.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
B.动摇了中央的统治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形成了统一的君臣思想
42.“文明有两个载体:一是政治的载体即国家,二是精神的载体即意识形态……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社会就已将孔子的学说(精神载体)与帝国的结构(政治载体)契合起来,形成了思想与国家的完美对接。”下列哪个措施符合材料主旨
A.焚书坑儒
B.独尊儒术
C.盐铁官营
D.科举制度
43.《吕氏春秋·不二》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下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思想或主张是
A.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君主专制
44.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统治者采取隔绝固守与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
A.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开通灵渠
B.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C.修筑长城、开通灵渠、通婚和亲
D.修筑驿道、通使西域、通婚和亲
45.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
A.带回了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B.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
C.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D.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46.美丽富饶的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开始于
A.张骞通西域
B.班超经营西域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47.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A.秦朝的咸阳
B.西汉的长安
C.东汉的洛阳
D.东晋的建康
48.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下图反映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A.造纸
B.冶铁
C.纺织
D.制瓷
49.《后汉书》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也有人“用缣帛”,但“缣贵而简重”。东汉时期,成功解决以上书写材料弊端的历史人物是
A.卫青
B.蔡伦
C.班固
D.祖逖
50.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道“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对汉文化衷心钦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材料反映孝文帝实行汉化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生产
B.巩固统治
C.欣赏汉族文化
D.改善民族关系
51.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一次中国古代改革是
A.商鞅变法
B.大化改新
C.王安石变法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52.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玆大举,光宅中原。”材料中的“魏主”指的是
A.曹丕
B.刘邦
C.孝文帝
D.唐太宗
53.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将都城迁到洛阳,并要求族人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通汉婚。孝文帝此举
A.打击了门阀士族的势力
B.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C.结束了分裂割据的状态
D.增强了北魏的军事实力
54.“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五世纪末将都城内迁黄河流域接受同化政策的少数民族是
A.越族
B.匈奴族
C.蒙古族
D.鲜卑族
55.一位西域商人来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你觉得他不太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
C.饭店里出售胡饼和烤肉
D.随处可见说鲜卑语的汉族人
56.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层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57.孟郊在《登科后》—诗中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与该诗句相关的制度诞生于
A.隋朝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58.新旧《唐书》对所载830名进士依其社会门第进行统计分析,世族子弟与寒门子弟各占71%和16%,小姓子弟为13%。该统计数据表明,唐朝科举制
A.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特设的制度
B.兼顾寒族、小姓,扩大了选拔范围
C.沿袭以门第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
D.完全杜绝世代公卿、门阀恩荫现象
(门阀: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恩荫:指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
5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史实与此“制度”直接相关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60.“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该诗体现了
A.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
B.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
C.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
D.八股取士的腐朽和文化专制
61.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62.“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史学家范祖禹这段话称颂的是
A.杨坚
B.李渊
C.李世民
D.李隆基
63.“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材料反映了
A.唐高祖重视农业生产
B.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D.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
64.史书记载中“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通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反映的这种生产工具适用于
A.犁地
B.碎土
C.灌溉
D.播种
65.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唐朝时发明并推广的耕地工具是
A.耒耜
B.曲辕犁
C.筒车
D.秧马
66.唐朝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时代。太宗时期确立了三教并行的国策,对佛、儒、道一体扶植;以博大的胸怀去吸收异族外域文化;奉行“夷狄亦人,可使如一家”的开明民族政策;以开放的心态与世界交往,……在此过程中,唐王朝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此材料可印证唐朝
A.政治清明
B.民族交融
C.繁荣开放
D.昂扬进取
67.一代明君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深得各族人民的爱戴,下列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对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视
A.“舟可以比人君,水可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C.“天下英维尽入吾彀中矣!”
D.“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犹,朕独爱之如一。”
68.唐诗的文学与史学价值并举。下列诗句蕴含唐朝中外交往盛况信息的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69.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有效工具。与下方时间轴上①②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B.“光武中兴”“贞观之治”
C.“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开元盛世”
70.贞观年间,唐太宗给予一些资历深厚的元勋功臣加上“平章事”“同三品”名号,或给予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员冠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名号,使他们可以和宰相一起参与行政。唐太宗此项措施的目的在于
A.保持官员队伍的活力
B.增加决策阶层的经验
C.保障行政决策的正确
D.分散相权以强化皇权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B
6.D
7.C
8.C
9.B
10.B
11.B
12.C
13.B
14.B
15.A
16.A
17.D
18.D
19.A
20.B
21.A
22.A
23.D
24.A
25.D
26.B
27.B
28.C
29.B
30.D
31.C
32.C
33.C
34.B
35.B
36.D
37.A
38.C
39.A
40.A
41.C
42.B
43.B
44.B
45.D
46.C
47.B
48.A
49.B
50.B
51.D
52.C
53.B
54.D
55.D
56.B
57.A
58.B
59.D
60.B
61.A
62.C
63.D
64.C
65.B
66.C
67.D
68.B
69.C
7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