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中,整个七年级画上了相对完美的句号。看着这群初入七年级懵懵懂懂的同学们,从起初的坐姿、军姿、如何听讲,如何记笔记都需要一点点去教他们,到如今孩子们已经慢慢学会去分享、去承担、去思考、去努力…作为他们班主任的我内心抑制不住的欣喜。回首这一年我们一路摸索着,一路成长着,一路收获着……暑期将至,我也需要去静心回顾一下七年级的收获与不足,优秀的继续坚持,不足的及时调整。
回顾这一年,班级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教学政策的引领,在学校常规要求下,我结合班级实际进行微调。总而言之,把常规落实、落细
1. 班级卫生管理
整洁优美的班级卫生面貌,不仅可以为师生提供赏心悦目的学习环境,而且对班级成员的品格修养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我第一年上班时的班主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的班级一尘不染,纸屑都很少看到,感觉这样的班级中的孩子们都很阳光、积极向上。
所以当我自己成为班主任的时候,首先从班级卫生方面入手,从所有的细节开始教起,比如如何扫地、拖地、擦黑板……随后安排给劳动委员,全权放手,在过程中有问题出现,指导劳委及时改进。既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卫生的知识教育,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一个途径!让他们慢慢成长,带着蜗牛去散步。
2. 班级常规
迟到问题(严格规定时间,不迟到,不早到,对于迟到的孩子背诵早读任务,必须过关才能离开,树立一种当日事当日毕的理念)
午自习(入班即静,做午练习,全程没声音,本学期做的非常好)
课堂(每周发现一个不合格的地方进行整改,比如坐姿不端,上课抠手,说话……逐一击破。教育是一场慢的艺术,初一的孩子就是在犯错纠正再犯错中慢慢成长。)
3.个人管理心得
周记(从当班主任的第一年起,就坚持让孩子们写周记,字数题材不限,主要让孩子们去分享本周开心的事、困惑的事、班级叙事……通过每周的周记,发现了孩子们的很多问题,孩子们给我分享开心的事,简单的批语与他同乐;孩子分享不开心的,给孩子支招,随后观察孩子的动态,及时调整。里面别有一番新天地,让我有一种新的途径,去走近孩子们,去了解他们)
个人规划本(学校安排的个人规划本,我真的从中收益很多,不仅让孩子们学会规划、学会管理时间,而且有家长意见反馈,可以了解孩子们晚上睡觉的时间,掌握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以及孩子最近遇到的问题,架起家校沟通的一个桥梁。比如最近作业有点多、孩子最近学习状态不好、孩子背书有点吃力……及时了解,及时调整,及时收益)
师徒搭配制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对于每个孩子,都能够尽心尽力,纠错到位,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即使老师有时间一对一去纠错,但是孩子们也没有时间呀,每天的学习生活节奏非常紧。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采用师徒搭配制,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师傅,下课几分钟时间可以解决不会的问题。
同时采用师傅不会问课代表,课代表不会问老师,这样的方式对师傅和课代表都是一种督促。而且在班级树立一种理念任何人找你问问题,对你都是极大的提升,是对于你的信任。会做不是真会,能给别人讲出来才是真正懂了,所以基于这样的理念,孩子们很愿意成为师傅,很愿意跟别人分享,共同进步,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4. 试卷整理能力
试卷的整理能力是孩子必备能力。这是孩子能够从自己满当当的书包里面,找到本节课所需的资料,投入学习的第一步。所以对于进入初中的孩子第一要求就是学会整理,不仅仅限于整理自己的书包,更多的是生活中也要学会整理,整理自己的书桌、整理自己的卧室、在家中学会做各种家务……因为我坚信良好的生活习惯决定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一如既往的坚持。
5. 作业检查制度
初中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各个层次的孩子自觉性都是比较薄弱的。那么如果想要保证孩子们的课堂质量,检验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作业就是很好的参照物。我一直坚持作业允许你有不会的,但决不允许不交作业的情况,这是底线也是红线。所以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严格查孩子们的作业,必严查必追究,作业是生命线、是保障、是一种学习态度。
……
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位年轻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我一定会多向老教师请教,不懂就问,不断地让自己向专业化的教师靠近,一路前行,一路摸索,一路歌唱,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