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微博上有条让人很沉重的热搜#素媛原凶将被释放#,报道显示他很有可能再次犯罪,但没法增加刑期。
电影《素媛》曾经轰动全球,也影响了韩国对儿童性侵立法的修改,让无数人心痛的素媛背后,是一个比电影更加残酷的真实案例:
2008年12月,韩国,57岁的变态强奸犯赵斗顺,性侵了年仅8岁的女童娜英(化名);
娜英经抢救后保住性命,但身体受创严重,不仅从此要挂便袋生活,还可能没有了生育能力。
而罪犯赵斗顺则以醉酒后神志不清为由,只判了12年;
但恶魔从没忏悔过,而是在计划着“出狱后的生活”。
据说娜英如今通过几次手术已经可以摘下便袋正常生活了,还顺利参加了高考,很坚强地生活着。而凶手出狱时,她才刚满20岁……
未来的人生,估计只能隐姓埋名地躲着了,但愿她能平安,不再受到伤害。
很多人觉得性侵离我们很遥远,身为女性,我想说,我成长的过程,有很长时间活在“被性侵”的恐惧里。
高中时,我在学校外面租房住,每天晚自习回去,总会经过一条光线不太亮的路。那时,路边有很多小混混抽烟,有时还会吹口哨,吓得我魂飞魄散。
我的潜意识里,早已被灌输了“女人穿得漂亮”就会被性侵的观点,所以,我剪了板寸头,穿着学校校服,尽量让自己中性化。
真正让我变得不怕了,是在我有了“豁出去”的念头后,觉得“大不了和他们拼了”,于是就活得越来越昂首挺胸了,无所畏惧了。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女孩,最缺的其实不是性教育,而是充满自信、勇气、独立姿态的人生观教育。
虽然我们无力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先改变自己,从观念、行动上,去武装自己。
所以今天总结出以下3点,分享给所有女孩的父母。
希望你们能告诉孩子,该这样保护自己。
01 女孩,你可以敏感一点。
去年韩国出了一部小短剧《就算敏感点也无妨》,堪称女性自我保护指南。
片子12集,每集10分钟,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一个女性在校园、职场可能遇到的性骚扰,以及心理困境;向所有女性科普了一个基本常识——“就算敏感点也没关系”。
我觉得同样适用于中国父母对女孩的教育。
女孩为什么要敏感呢?
因为首先,坏人不一定是长得猥琐至极,也可能是人不可貌相,对女孩产生侵害的,可以是任何人。
比如学校、职场里的学长、前辈,甚至生活中的长辈,以及形形色色的陌生人。
他们或出于邪恶、或出于无知,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或警告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高敏感的人,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是过度敏感了。对于别人释放出的一些不友善的讯号,我总会强烈感知到,并作出反应。
比如,读书时,曾有个男老师对我异常关心,每次考试完都会特别地走到我的位置上,问我哪题不会啊?看我的眼神也有点异样。
我本能地意识到,他对我的关心是超过我接受范围的,于是,对这个老师开始敬而远之。
工作后,职场上也会有这样的困扰。比如男领导喜欢在酒桌上开一些半荤不素的玩笑,喊我们年轻一点的女孩去唱歌。
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我总是感觉很不舒服,甚至很反感。
曾几何时,我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过于敏感了。但后来的成长经历告诉我,我庆幸于自己的敏感。
就像这部片所说,敏感不是一个负面的性格标签,而是自尊自爱的表现。
身为女孩父母,我们要告诉她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非自愿的身体关注或接触,这种不喜欢的感觉不仅来自异性,也会来自同性;不仅来自陌生人,也来自熟人。
每个人的感觉可能会不同,但相信自己的感觉很重要。
我们要告诉她们,个人感受和尊严高于一切。任何时候,都不应该用践踏自己尊严的方式去维系一段关系,对践踏她们自尊的人不需要笑脸相迎。
此外,我们也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感觉,不要勉强孩子做违背她心理感受的事。
比如对不喜欢的人打招呼,强迫她和不喜欢的同伴玩耍,这些都会破坏孩子的自我判断力。
02女孩,你要学会说“不”。
如果说敏感是装在女孩身上的一个报警器,那拉响警报的关键点就是勇敢地说“不”。
去年BBC推出了一部8集15分钟的独白剧《点滴:女性人生百年瞬间》,灵感来自于一些敢于公开发表意见、挑战现状、做出反抗的女性。
每一集都由一位女演员讲述一段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故事,片名叫顺从。
讲述的,是一个女演员约见导演的经历。
对方是一位有权有势的男导演,他连续三次爽约,直到第四次时才出现,其实只是为了磨掉对方的耐性。
见面后,拍摄突然中断,只有四句台词的她,被叫去房间对台词。
虽然这时她也觉得有点不对,但在女秘书的劝导下,她还是去了。
到房间后,导演借对台词开始对她上下其手,而她选择了默默承受。
是她喜欢这样吗?不,只是面对着权势强大的男性,女性习惯了不敢说不。
我们常以为性侵害或性骚扰伴随的是反抗,其实大多数受害者选择的是沉默顺从。
看起来,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职场性侵,但其实,它可能发生在每个女孩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
精彩的是故事的后半段。
演员萝玛拉安静压抑地讲述着,突然,她开始起身,脱衣,卸妆,泪流满面,把自己包裹在平静下的痛苦,展现给观众。
最后,她还讲了一个狮子和兔子的故事。
森林里出现了一只狮子,兔子被要求去充当狮子的食物。
兔子很害怕,但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它决定勇敢反抗。
它说: “想想其他胆小的兔子吧。如果你有勇气,就说出来。”
最终它利用狮子的自负,杀死了狮子。
每个女孩,都曾是一只小兔子,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下,我们要教会她们勇敢一点,学会说不。
因为生命中最好的自救时刻,就是在最初伤及自己尊严的时刻,大声地说不,才能避免在坏人布置的陷阱里步步沉沦。
培养女孩说不,可以结合故事书、绘本、游戏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
我记得我和外甥女小花就玩过一个角色扮演游戏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小兔子躲在门后,大灰狼各种哄骗她开门,她就是坚决地不开门。
“我带了你最爱吃的葡萄啊”,“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啊”,“我受伤了,让我来你家休息一下啊!”……我发现孩子很容易心软,特别容易答应。
所以我们要反复念出故事里的正确示范,让她们能潜移默化地学会说不。
(绘本《别让鸽子开巴士》)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教孩子,学会给出说“不”的理由,比如,这是不安全的、不合法的,不尊重人的;这违背了自己的良好品格、行为习惯、约定等。
因为学会说出理由,会让孩子在说“不”的背后,有了逻辑思考的支撑,也会更加坚定。
除了自己拒绝,我们还应该教会孩子学会求助大人,及时告诉父母自己遇到的困境和感受,让父母给她提供帮助。
03女孩,你可以更独立。
孩子三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
但不得不说,很多童话故事真的是毁孩子的三观。像灰姑娘、睡美人、美人鱼等,都是一些单纯善良、缺乏生气、任人摆布的女性形象。
她们总是一味忍耐,默默受苦,直到一个英明神武的男性角色来搭救她,带她们脱离苦海,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样的童话故事就像一碗毒鸡汤,让女孩丧失了自我判断力,以及对事物的积极主动性,只会被动顺应他人。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纸袋公主》这类积极向上的故事。
故事里,公主和王子一开始就要“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可火龙却把王子抓走了,还把城堡烧得一干二净。公主只好穿上一个纸袋,然后勇敢地追赶火龙,用自己的机智打败了火龙,救出了王子。
谁知王子却嫌公主衣着邋遢,公主气坏了,骂王子是一个没用的家伙,然后扬长而去。
这个故事颠覆了以往童话故事中的王子和公主形象。公主不是一味的美丽柔弱,而是充满智慧和力量;不是等着王子来拯救,而是可以去拯救对方;不是一味的听话,而是有自己的主见。
这样的女孩真的很棒!
传统形容女性的词里,有句“温良恭俭让”,其中,最让我觉得不赞同的字就是“让”字。
一个让字,就让身处竞争与压力环境下的女性,更多学到的不是进取,而是退缩。
女孩不是要乖乖坐在家里,一开始就定义自己退出人生C位的角色。
她们可以去冒险,可以为自己的人生争取更多东西;
竭尽全力地对自己诚实,努力变强大,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再来祈祷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我们要告诉女儿:
你可以感性、温柔,美丽,同时也要坚强、自信、独立;
不要做温室里弱不禁风的花朵,要做一朵迎风绽放的铿锵玫瑰!
你好,我是柚子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正面管教讲师。
分享读书心得、观影感受、育儿经验等亲子内容;探索有关幸福力的一切世界观和方法论。
欢迎添加柚子妈微信(yfl0905),分享你的育儿故事,交流育儿困惑!
2019,一起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