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划分为n个25年,那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第一个25年,主要在学校中度过,参与教育,习得一些技能;第二个25年,则主要在职场中度过,参与劳动,获得报酬,满足生活所需;走出半生,步入第三个25年,或享受天伦之乐,或与另一半共度黄昏的浪漫;也许还会步入第四个25年......
对处于第2个25年这一阶段的我,工作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它决定了我现在&未来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地位。世界不停变化着,未来会怎么样,能够走到什么样的位置,不得而知,但是过往的一些经验,会让未来之路越走越宽阔
步入职场3个年头,遇到过一些困扰,也见证过一些困扰,希望将这3年关于职业的思考记录下来,让未来的职业之路走得更宽阔
1、明确职业目标
所谓的职业目标,指的是近1-3个月的目标,以及1-2年的职业目标。1-2年的职业目标是方向性的,1-3个月的目标则是落地性的
为什么要明确职业目标呢?
因为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的时候,努力的方向才会是比较明确的,长期来讲,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短期来看,才能够高效率进行自我提升
同时,任何工作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人会困扰,有人会委屈,有人会积极克服,有人会选择跳槽。如何选择?取决于你的职业目标。如果遇到的问题,并不影响职业目标的实现,那么可以忽略掉这一问题,如果遇到的问题,影响到职业目标的实现,则需作出改变
2、拒绝玻璃心,做好情绪管理
找工作就像找男/女朋友一样,需要缘分;工作与人的关系就像男女朋友的关系一样,三观契合才能长久。
加入一家新公司,对于一名新员工来讲,或多或少内心总有几分忐忑,渴望被认同,但却有诸多懵懂之处。不见得每个人都会对这份初来乍到的懵懂忐忑给予耐心、宽容与引导,互联网行业的野蛮生长很多时候是赶鸭子上架,因此新人时期难免会面对不被认同的窘境。面你这一窘境,务必做好情绪管理,不因受到的不认可而丧失信心,不因受到的不认可而自我怀疑,专注于工作本身,去改进工作,不要被情绪奴役。
有些时候,你不会被合理对待,但是要学会坚强,有些时候,你不被认可,不是你不好,只是不适合这个环境而已。看清这一点后,专注于工作本身,自己不遗憾,也不要让自己陷入慌乱消极面对工作。
3、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
PART1:关于加班
加班是互联网公司的常态,神奇的是,加班也似乎成了很多互联网从业者的共识。人们一边吐槽着加班太累,一边也吐槽不加班的公司是养老公司。
抛开加班是否合理不谈,加班对个人生活有较大的影响。加班导致生活节奏被打乱,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短期的加班可以通过休息快速缓解疲惫感,长期的加班则难以快速缓解身心的疲惫感。
那么改如何应对这无法回避的加班问题?
1)对于短期加班,采取充足睡眠+适当户外运动的方式进行身心修复。
睡眠可以缓解身体的疲惫感,户外运动则可以放空身心,缓解精神压力,唤醒身体活力。
2)对于长期加班,依然采取充足睡眠+适当户外运动的方式进行身心修复。与此同时,需反思长期加班的原因,如果由于工作本身过多导致,那需在工作安排时,留出足够buffer;如果是由于自身工作方法导致,则需要调整工作方法;如果由于工作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则需要思考合理的方案与leader沟通,源头上的不合理还需从源头上解决。
PART2:关于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我们总听到一句话,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到生活中。我比较认可这句话,但是做到却很难。工作占据了一天大概2/3的时间,如果这2/3的时间你是不开心的,那么在所谓的「生活」时间中,又如何能开心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1)面对工作中的问题,优先思考如何解决,其次再去抱怨。抱怨之后,快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不要让情绪积压
2)工作不总是能够带给我们正反馈,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工作之余的时间去获取一些正反馈。比如工作中你受到了质疑,导致你有一些沮丧,那么可以在工作之余的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通过做这些事情,让自己重新变得积极自信
3)建立属于自己的圈子。开心的时候,有人可以分享你的喜悦;难过的时候,有人可以听你诉说;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人可以给予你不同的建议。你们可以一起kill time,也可以一起为了各自的目标而奋斗。拥有这样的圈子,至少让你觉得,自己不孤单
4、注重培养行业能力,它决定了你的稀缺性
决定人才稀缺性的不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产品思维、需求分析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在经历2-3年的工作积淀后,大多数人并不会有太大的差距,真正的稀缺性是你的行业能力——是否对所属的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发现该行业的机会并进行正确的决策,从而甩开竞争对手成为行业领军者,这是一个高端人才与基础人才的最大差异。
因此,工作3年后,在产品基本功基本具备后,需格外注重培养自己的行业能力,提高自己的稀缺性
5、拥抱变化
互联网行业,总是伴随着变化和不确定性。昨天资本的宠儿,明天就可能成为资本的弃儿,昨天的核心项目,明天可能就宣布失败,昨天混得风生水起的某部门leader,明天就可能离任。
行业的变化也会作用于每个底层员工,组织架构变动、换项目组......面对变化,人们多会比较排斥,未知总是会让人不安。但既然变化是常态,那么就去拥抱这变化,没有谁能庇护谁到永远,所有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那就坦然去面对,或许变化中,也蕴藏着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