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基本来源于历史课本和影视剧。而关于党的成立的知识也知识 了解写皮毛,尽管得益于自己看过不少的书籍而知道一些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事件,但对于这些事件的详情,却也是知之甚少。
就好比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先生,在没有看《觉醒年代》之前 ,我一度认为陈独秀是阻碍党前进的绊脚石。但是在看过《觉醒年代》之后,了解了陈独秀先生一家为党的事业做出的牺牲,回想起来才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这也促使我想真正的了解陈独秀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是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下与李大钊先生一起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带着这个疑问我翻开了《建党》这本书,通过阅读也使我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最明显的就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的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以前学习时,我知道了新文化运动,知道了五四爱国运动,也知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但是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却同样是知之甚少。
但是读过《建党》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背景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 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前面已经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追寻中国前进的道路而倒下,国民正面对的北洋政府也因为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而四分五裂。内有各路军阀的连年混战,外有帝国主义列强的压榨,中国人民不仅要饱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还要受外来侵略势力的掠夺和奴役,国民的生活可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依然有着无数的有志之士为中国的出路而奔走四方。而这犹以陈独秀等人创办的《新青年》影响深远。因为在这个一切混乱的时代,这样一本鼓吹新思想、新文化,启发新觉悟,造就新青年的杂志,虽然当时没有很快产生多大的反响,但它给无数青年学生指出了一条道路,给无数仁人志士提供了思想的方向。
同样的,将这些指路长灯凝聚在一起的正是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也正是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八字方针,为北大的各种思想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也为新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各种便利之举。而正是因为有了面目一新的北大,北京这片知识的沙漠上才出现了绿洲;正是由于这些思想条件的成熟和人的精神因素的变化 ,五四运动才艺那样的形态发生,进入历史。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蔡元培先生的支持和维护,才有了各路英杰的聚集,才有了北大这样的各种思想撞击之地。也正是在这些思想的碰撞之下,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可靠的思想基础,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也让无数仁人志士随着这星星之火,为开启燎原之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