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下面的引用部分来自书中的原文。
设想你需要做出下列两组决策。
决策(1):从A、B中作出选择:
- A.肯定能赚到240美元
- B.有25%的概率得到1000美元,75%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
决策(2):从C、D中做出选择:
- C.肯定会损失750美元
- D.有75%的概率损失1000美元,25%的概率没有损失
上面两个决策你分别会怎么选?
当选择完后,再看看下面的问题你会怎么选择?
请思考下面的选项问题:
- AD. 25%的概率获得240美元,75%的概率损失760美元
- BC. 25%的概率获得250美元,75%的概率损失750美元
很多人在分两次选择的时候选了:A和D,但是放在一起进行选择的时候会发现,BC明显比AD更好,而其实只是换了将两个决策综合起来看,换了一种说法。
思考框架
- 窄框架:分别思考两个简单的决策问题
- 宽框架:一个有4个选项的综合决策问题
在股市操作中,人们经常会像下面一样进行选择:
- 当股票上涨到一定水平的时候,选择确定性收益,进行卖出操作,这种情况会导致失去了赚更多钱的机会:在机会面前选择了确定性收益,对应决策(1)中的A。
- 在股票下跌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而且反弹概率较低时却选择了等待转机,不进行卖出,这时候可能亏得很惨:在风险面前选择了规避风险,对应决策(2)中的D
我能理解你对赌输的反感情绪,但这种情绪会让你损失很多钱。请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你已经活不长了吗?这是你这辈子需要考虑的最后一个赌注吗?当然你不太可能再碰到和这个完全一样的赌局,但你会有很多机会碰到吸引人但赌注相对你的财产来说很小的赌局。如果你能将这些赌局看做一个整体的部分,并反复念咒语:有赚有赔。这样,你在经济上就会更理性,也能在无形中帮自己赚到一大笔。那句咒语的主要目的是在你输的时候帮助你控制你的情感反应。
宽框架缓解了人们对损失的情绪反应(损失厌恶),增强了他们承担风险的意愿。
聪明的投资者不会每天都看股票行情表
损失厌恶和窄框架的结合是一个代价更大的祸端。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降低查看自己投资结果频率来避免这一祸端,并在获得宽框架带来的情感收益的同时节约时间、减轻痛苦。时刻关注每日的经济波动是一种亏本的对策,因为频繁的低额损失带来的痛苦比同样频率的低额收益带来的快乐程度更为强烈。
对坏消息典型的短期反应就是加剧损失厌恶。查看总体反馈的投资者很少能得到类似的坏消息,就更有可能不规避损失,结果也会赚得更多。
最后注意一下前提条件:
- 当所有赌局都真正相互独立时,它才适用;它不适用于同一个行业的多种投资,因为这些投资可能会同时失败。
- 只有在可能的损失不会使你的全部资产处于危险时它才有效。如果你不想某一次损失成为影响你经济前景的重要阻碍的话,就请注意!
- 若一个赌局中每次下注赢的可能性都非常小,就不该将咒语用在这个风险大的赌注上。
最后再来以下面的一个问题结尾(同样来自原著):
你是否愿意玩这样的一个抛硬币的游戏(猜正反面):每抛一次就有一次下赌注的机会,猜错损失100美元,猜对获得200美元,而且保证玩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