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收入前,我先聊一聊我有关写作和新媒体的经历。
我的稿费收入,从第一笔稿费300元到现在一笔稿费14000元,我用了三年时间。
我从小就爱写作,也常被人夸“你长大一定是个作家”,我得意洋洋,自以为文笔非凡,和多数有着写作梦的朋友一样,梦想有朝一日成为畅销书作家,销量比韩寒郭敬明张嘉佳还要高。
我真正有作品发表时,是在2013年7月,那年我大二,21岁,拿到一笔300元稿费。
说起来,自己觉得蛮害臊的,从小到大我都在喊着“我会发表很多很多作品”、“我长大一定能出书”,结果到了21岁才有作品发表,真是太晚了。
2013年,写了无数废稿,总共才2300元稿费,2014年在准备考研,写得很少,一年也才1800元稿费。
第一桶金,从金额来说,真的蛮少的,但我愿意将它称之为第一桶金,因为,那两年虽然写了很多没人看的文章,但也是那两年,在思索怎么写得更好,系统学习了小说创作,也研究了很多文体的结构,才有了最近一年来的爆发。
我更愿意将那两年的集中式自学称之为第一桶金。
2015年5月,我给《北京晚报》写了一篇美漫特稿,这篇稿子的稿费是1500元,同年7月,在《北京晚报》开了专栏,有了每个月不算多的固定稿费。
我常年来不停歇的写作,让我学会了写很多文体,2015年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文案与新媒体运营,期间,也有不少家品牌找到我,让我写品牌故事,一篇一两千是常有的事。
2016年,签了一本书,这本书的版税大约是一万四千元左右。对于已工作一年的我而言,一本书换一万四千元并不算高性价比的事,算起来差不多是我一个月的收入,但从300到14000,我知道我期间学习了多少,付出了多少,才会有如此大的改观。
最初踏入写作圈时,体验过不断被退稿的辛酸,写了十万字才有一篇短文通过,换来300元稿费,仅2013年一年,我就写了上百万字,可以用的,没多少,仅换来2300元。
2015年下半年开始,我写过很多千字千元的文章,也不断接到各式各样的约稿,发表的作品也越来越多,有符合大众口味的爱情小说,也有艰涩难懂的纯文学研讨,有普及基本观念的影视评论,也有嬉笑怒骂的专栏杂文,有写作知识的干货分享,也有品牌推广的商业广告文,总之,什么文体我都在尝试,并且,慢慢的,各类文体我都有了自己的文风。
我更愿意将最近一年的爆发所带来的心态转变称之为第二桶金。
写作给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从未想过,写作会给我带来如此多的机会。
写作让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因为写作,我正式踏入到互联网行业,一年来,学习市场营销和互联网营销,学习内容运营和产品运营,并且,更为深度的接触了新媒体。
会写作的人,在新媒体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研究了50个知名公众号后,决心创办了自己的自媒体。
2016年1月1日,我以公众号为起点,创办了自己的自媒体,半年时间关注突破了一万,当然,这个成绩和很多超厉害的新媒体人比起来简直弱爆了。
同时,我将自媒体入驻了一点资讯、今日头条、企鹅媒体平台、搜狐自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在UGC网站简书也保持着100%首页过稿率的记录,同时,我研究起微博,很快,我成为微博读书签约的第一批作者,现在微博保持着日增粉300至500的速度。
正是因为在新媒体上付出的努力,也迎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签约了第一本书,现在我在着手准备第二本书,例如将自媒体从文字衍生到音频,联合工作室创办了电台,入驻了各大fm,例如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业内人士,我越来越接近我想要的生活,也越来越清楚我要什么。
我更愿意将这半年来新媒体所给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称之为第三桶金。
聊完了写作,再聊一聊我的整体状况。
我现在毕业一年,坐标上海,工资+稿费+版税+广告,四个部分加起来,年收入差不多是20万。
我的专业是城市规划,2015年6月底,一毕业,我就转了行,一头扎入了互联网公司。毫无互联网工作背景的我,在刚转行时,确实蛮痛苦的,没有公司愿意要我,后来,进了一家O2O互联网公司,从业务做起,底薪4000,有提成,不过对于不擅长跑业务的我来说,提成自然很少。
我承认,做业务那两个月让我有些生不如死,每天都想着:我到底在干嘛,我转行真的有意义吗?好在,我坚持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业余时间在《北京晚报》开了专栏,也开通了个人公众号。
幸运很快降临到我身上,9月初,我做业务两个月后,我在《北京晚报》开设个人专栏的事在公司慢慢传开,公司总部营销中心当时缺一个文案,得知我的背景后,便把我招进去做文案,月薪5500。
恰巧,我入职当天,部门的新媒体运营离职,主管说:“欢迎新人入职,接下来,由他接手我们公司的公众号运营。”
她问我:“有信心吗?”
我说:“有啊,我有一个自己的公众号。”
刚接手时,其实手忙脚乱,个人订阅号和公司服务号完全是两个概念,做文案和写专栏也完全不同,我也不懂市场营销,开会时,很多专业词汇都听不懂。我在三个月里,看了九本专业的市场营销书籍,和四本文案书籍,从头系统化自学,建立了知识框架。慢慢的,大家都开始信服我在新媒体和文案上的专业度。
在总部我做了三个月的新媒体运营,到12月底时,中心成立新的部门:服务运营部,我接手了这个部门,整个部门就我一个人。我开始做公司的产品运营,运营公司的两个服务产品,同时在做一个新产品的内容。
同样,运营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领域,和三个月前一样,我立刻买来很多运营类的书籍,像海绵一般学习。
那时候月薪加稿费,每个月月收入大概在七八千左右。
接手新部门是2016年初,在2016年1月1日,我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正式运营我的个人公众号。
公众号差不多是在15年7月申请的,但一直是散养状态,5个月才发了20篇文章。我决定认真运营,我研究了50个公众号后,做好公众号的定位,打造了公众号的栏目,写好文案,做好设计,开始在每晚9点59分发布文章,日更。
从2016年开始,我就保持着每天工作加写作12小时+的状态,周末也不放过。
2016年2月,我和朋友一起做了个项目叫“解忧花店”,第一次用业余时间创业,虽然在4月最终宣告失败,但给我带来很多宝贵的经验。
4月,是我最煎熬的一个月,身体和心态都变得糟糕起来,并且,我渐渐不认同所在公司的价值观,想要辞职,但也有各式各样舍不得的因素在,我每日都在挣扎,身心俱疲,甚至状态差到一度写不出来东西,低血糖频频复发。
在一系列的事情后,我最终选择了辞职,5月中旬,正式离职,选择跳槽。
跳槽的时候,选择公司时,我告诉自己:一定要选一家和自己价值观相符合的公司,做一份对得起自己初心的工作。我投了六份简历,全部都收到了面试邀请,我去了第一家,拿到offer后,婉拒了后面五家的邀请。
我相信我的直觉,在两个半小时的初试和一个小时的复试后,我知道,这家公司和这份工作是我想要的。说起来,决定投简历到这家公司的经历确实有趣,是在3月时,有人在知乎里问我:我想去这家公司工作,你觉得怎样?
我查了这家公司后,对公司的模式和创始人的经历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在跳槽时,现在的公司成了我的首选,我也很幸运,成功入职了。在复试结束后,我接到HR电话,她说:“恭喜你拿到offer,我们这边给你的薪水是你上家的double。”
薪水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公司的氛围很像Facebook,我的部门是市场部,岗位是内容,完全符合我的个人职业发展,新公司的同事和上司我也很喜欢,都属于有话直说,认真做事,把工作做好是最重要的事。
五月,是我的丰收月。不仅跳槽到我喜欢的公司,做喜欢的工作,并且,这个月里,我的公众号关注人数突破了一万,我只接与自己气质相投的品牌推广,我还签下了第一本书的合同,也与新浪微博签约,成为第一批的微博读书签约作者。
我记得很清楚,就在刚刚过去的七月,我不断高烧,低血糖再次复发,期间还出了一次车祸,伤了最重要的手指,但我没有让自己休息。
八月一日,我的第一本书正式交稿,得知十月上市,第一本书有不少缺憾,但总算在24岁之前完成了梦想。
我想,是对我毕业这一年来每日每夜都拼了命的回报吧。
新工作涉及了更为深度的互联网知识,我并不畏惧,因为,我始终会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新的养分,我会做得越来越好。
回想起三年前,我在大学宿舍里,面对一台笔记本电脑,昏天黑地地写,只换来三百元,我并没有觉得心酸,反而觉得欣慰。
如果不是那时候的坚持,如果那时我扛不住身边人的不理解,如果那时我被诸多嘲讽和打击所击倒,我也不会对得起以前的自己如此大言不惭道:我会发表很多很多作品、我长大一定能出书。
我记得那时候的自己啊,我记得我曾说过的话啊,所以,一定要实现呢。人生最酷的事情,就是把曾经吹过的牛,一个个变成现实。
所谓的第一桶金,并不在乎钱多钱少,并且,无论是几十万还是几百块,都不是真正的“第一桶金”。
真正的第一桶金,是你的心态,你的格局,你的思考,是你通过你的付出换来的这些钱所给你带来的转变,让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怎样的人,还要知道怎样成为这样的人,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桶金。
无论是Mkt的本职工作,还是写作,抑或是新媒体,我对未来,都充满了期待,并且,永远不忘初心,永远如此努力,我知道,会有回报的,即便有时你会觉得生活在深渊中,但终有一天,你会看见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