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这是终身难忘的一次旅游。三个初出茅庐的少女,怀揣200元现金和一架相机,从南京前往周庄,游历余秋雨书中的江南第一水乡。

那个时候刚上大二,我是18岁,她们两个比我大一点点,没钱,想出去看世界,都从外省来到了这里读大学。阿树来自广东,梅梅来自北京。她们一个身高接近170,一副大姐大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一个小巧玲珑,小鸟依人却有着见多识广的老道。只有我,来自一个小镇,从小没怎么出过门,在马路上看不懂路标,坐公交不会倒车,只是在书里面看了太多的流浪故事,自我感觉满身的文艺气质,一心只想去异乡看看。

国庆在即,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开始穷游。那个年代,火车票已经很难买了,从南京出发到周庄,先要坐火车到无锡,居然只有站票。整整四个小时,相当于现在北京到武汉的高铁,站得腿都发麻了,隔着时空,仍然能回忆起那种难受劲儿。

到了无锡,已经是晚上,大巴没有了,也打不起车。怎么办?情急之下,阿树说她要去路上拦顺风车,“我在学校的时候经常这么干,从江的这一边到那一边有很多货车,过了公交点,我就拦一辆搭车回学校,然后给司机师父一包烟钱就可以啦。”

可惜人生地不熟的好似也没那么好运,我们在马路上看了半天也没有顺路的车愿意带我们,最后,来了几辆三人摩托,说好25元钱把我们运过去。那是一种非典型的摩的,有点像那种军事大片里开的,突突突地开起来,在江南水乡浓重的雾气中,别有一番风味。

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小桥,终于到了周庄。一个黑白分明的小镇,青石板的路,夜色中,我们找到了一个地方住下了,一间房80元。老板娘是个皮肤极为白嫩的中年女子,腰身圆润,顶着一头卷发,看起来还挺和善的。没想到第二天就是国庆,物价飞涨,我们就被这个和善的老板娘赶到了一间连窗户都没有的小房子,三个人挤在两张床上。我和阿树身量尚小,睡一张床,梅梅睡一张床。

好吧,穷学生只能这样将就了。

夜色迷蒙,我们虽然累了,但不舍得睡觉。一起出门,徜徉在江南窄窄的幽暗的胡同中,青石板路也是滑润润的,踩上去分外有一种诗意。间或传来的一声声苏州评弹给暗夜增添了不少情趣,也令人联想到杏花.烟雨.江南那些文人墨客笔下的故事。人心里静静的,我们仿佛不是游客,而是电影中的人。晚上的灯笼点了起来,走到双桥上,马上回忆起这是著名电影的拍摄点,还有“三毛茶馆”,原来三毛也来过这个文艺清新的小镇,水波荡漾中,岸边茶馆里的《橄榄树》还在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

到了白天,古镇又是另一番景色。我们叫了乌篷船,听着船娘唱着歌畅游在水中,看家家户户晾晒的衣服、养的花儿,感叹着平淡生活的小美好。这样不知不觉,两卷胶卷都快用完了。中午时分,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起来,一掏腰包,盘缠所剩无几,偏巧游客众多,我们连一张完整的桌子都没有找到,只好和另外一家人拼一张饭桌。刚刚听导游姐姐讲了这边的特产,大富商沈万山的万山蹄,腌制的各种野菜等等,万山蹄是吃不起了,还得省钱买胶卷呢,要了一盘盐渍油菜花,还有一盘别的什么素菜,看着对面一家人吃着满嘴冒油的万山蹄,我们就这样将就了一餐。其实,这是我们真正地道的一餐,其它的饭食不过是买几个包子或者泡点泡面或者点份扬州炒饭就打发了。

周庄是个生意之乡,最大的传奇当属沈万山,生意在当时都做到了国外,富可敌国。如今,当地的蚕丝、苏绣和珍珠生意现在也照样兴隆。很多周庄人祖祖辈辈都呆在这个小镇,做一点生意谋生,印象中无论男女,都长得白白润润的,有一种家境殷实的淡定和从容。镇上有小学,青石板路上奔跑着欢笑的孩子们,这些都让人感到无比踏实和安定。后来我又多次去过周庄,浓厚的商业气息正在改变它的气质,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一件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狭意生疏,酒徒萧索,不似...
    李问水阅读 2,944评论 0 1
  • 2016年的时候有很多值得盼望的事情。大二这一年的课很少,我们一直惦记着这一年暑假去云南的时间快点确定下来。关于这...
    ZZ分分阅读 1,248评论 0 0
  • 还没有老,就开始回忆。。。。。。。。。 一 契子 那是1990年夏天的时候,我们在武汉读一所专科学校...
    麦客张阅读 1,820评论 0 0
  • 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能在一起的时候,要好好在一起,要珍惜同在的时刻,因为以后终有一天我们会分开很久。
    dsn的世界阅读 1,456评论 0 0
  •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
    万鸣阅读 4,035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