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姻,饮食男女都有自己的感受,今天看很多简书作者都在吐槽。不觉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说真的,结婚后依然保持恋爱状态的,相看两不厌的真不多。我们学校有位姐姐是完美婚姻的代表,和她聊天,发现她当初的选择太明智了:精神上门当户对。而我,当初只知道门当户对,却不知道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是何其的重要。
我是有初恋的,在不懂爱情的年纪,被一个阳光男孩追求,虽然没有答应他,但也没拒绝。相处过一段时间,如同好朋友一样,不过却纯洁到连手都没有拉过。后来,有个学妹和我聊天,无意中他和某个女孩关系走得很近,好像在谈恋爱。当时她不知道我和他的关系。心里很失落,不懂得爱情的模样,也就不再相信爱情。
后来,能谈恋爱的时候,以“曾经沧海难为水”来拒绝所谓的爱情。三年师范毕业,其实有喜欢的男孩,但是,因为怀疑爱情,所以没有接受任何追求。
那时候相信一句话:有人介绍的婚姻,至少有一个人觉得你们合适。想想自己那时候很可悲,一知半解地接受了很多种说法,就是没有懂得,爱情是婚姻的前提,信任是婚姻的基础,包容是相处的法宝,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是爱情永恒的秘诀。
而我当初选择婚姻的时候,没考虑那么多。一是自己要喜欢,而是不需要大富大贵,有饭吃就好。我很担心两个人如果都没有工资,吃不上饭,爱情会败给面包,所以,工作后相亲,和老公见面的时候,看到老公宽宽的额头,俊郎的外貌,不善言辞又显得敦厚的样子,觉得挺好。后来嫂子认为他的父亲好喝酒,好喝醉,容易对他造成影响,以后生气的日子在后面呢。相亲对象是她好友安排的,结果,她又这样说,早干嘛来呢?既然这样不如不见面呀!加上先前有个介绍人介绍的男子,她反对,说不行。后来又为这个人做说客,说那人对我如何痴情。我心里很反感,心想你一会说好,一会儿说不好。说不好的是你,说好的也是你。我就认准这一个了。其实,以嫂子过来人的眼光和心思揣摩,她考虑的是对的。我呢,那时候心思还是单纯些,不希望自己挑三拣四,差不多就行了。骨子里我是一个很自卑的人,也是一个颜值控。所以,认定了老公非他不嫁。
婚前我们就有龃龉,但是,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是很恩爱的。他比较宠我,让着我,眼睛里盛满了爱意。所以,我们开心地结婚了。结婚以前和二嫂上街置办嫁妆,恰好看到一个算命先生,就请算命先生算了一卦。他掐指一算,说我在我们那里会小有名气,说我孝顺,能给父母养老送终,他说我在婚姻里不受气,当然他没说我的婚姻幸福。他说我们的婚期不好,往后推迟一天就会是好天气。果真如此:结婚那一天蒙蒙细雨,第二天艳阳高照。要知道,他说这话的时候,离我们结婚还有20多天呢!
老公老实,但是性格拙。加上他骨子里也有些自卑(他认为学历比不上我),所以果然出现了我嫂子担心的问题:喝醉闹事。因为喝酒,他的家人,吵过他很多次,我们吵过很多架。但是,一旦动真格的要离婚,他就会说,我不是太在乎你了吗?我不是爱你吗?我不是怕失去你吗?以伤害来表达爱,他也真是够蠢的。
相伴时间长了,我发现,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有多么重要了:我爱读书,他说那书有啥可看的;我爱养花,他说我闲得慌;他爱喝酒,我不喜欢。两个人没有共同的爱好和志趣,时间长了,当爱情变成亲情后,聊天也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因为喝酒,他不知道撒了多少酒疯。有一次,儿子说:妈妈,像你和我爸这样天天吵,有意思吗?为啥不离婚,各自安好呀?
我除了苦笑,只能替他解释:你爸爸不喝酒还是很好的。
一晃22年过去了。我们现在吵架了次数越来越少,我也懒得再和他吵架,眨眼间就要给儿子娶媳妇了。
儿子上大学后,我坚持让儿子一定要谈恋爱。找一个爱好兴趣一样的人,精神上门当户对,我不希望儿子抱憾终身。我想,一个人一辈子没有正儿八经地谈场恋爱,多遗憾呀!
儿子很阳光,也很懂事,他果然谈了一场恋爱,唯一的一次恋爱。他们很恩爱,我看着他们斗嘴,秀恩爱,心里特别开心。有人泼凉水,说现在恩爱算啥呀?将来指不定也天天吵架呢!我不以为然,面对爱情,我不再是悲观主义者,拥有美好的现在,足矣。未来的他们也会是幸福的。而儿子的幸福不也是我的幸福嘛?
志同道合,信任,忠诚,互相关爱,我祝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