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荷》 文/北石
六月初阳翠盘过,水漣微搖尖角蜻。
蓮蓬胭脂徑边笑,罗裙羽衣湿水边。
绿波远,清香长,浮光秋影掠池魚。
曲岸繞逐绿雲涛,佳人轻语凌波梦。
—— 《鷓鴣天》 —
戊戍仲夏,暑酷天。
一日晓,雨天濕微,值江南莲城之利山荷盛,蓬蓮子熟,葉翠。悅于心,乃約友诸君往之,賞荷聞蓮也。
夏炎,聽蛙嗚蟬;心溶塘池,弄波戏荷,豈非不俗之佳事?豈非脫塵之樂耳?雅趣清香之怡心,風拂翠波之浪鄒。
利山之,蓮城二十之野,民風純,景奇多麗。
余等至蓮田利山,雨止,無陽。
山野之地,觀者雲集。
望之,或立,或行,皆君子儒雅,佳人粉黛。其間,童稚笑嘻,老叟吟荷。
望朝之蓮塘,霧靄兮兮綠濤相擁,波浮霞荷,點如胭脂,腮紅酒飲。
葉綠成傘,上珠動瑩瑩,顏粉尖角,蜻蜓單立。張之荷花,如女羞生。間來風繞,戲紅瑟瑟,一蓬蓮房,子子相安,一泓荷塘清風微薫,
一池蓮葉朝霧妙曼。實人間之佳境。
更半亩荷塘清波灈,一池荷蓮誰言俗?
余本俗人,何德而與蓮論雅乎?今幸而觀其,實歲之樂事兮,安敢生憾?
蓮塘徑有東西,作陌阡狀。入之,覺朦朧,煙霧笼娑。
半池碧綠蕩波醉眸,一幽清香幽幽沁心。
池上荷藕,葉葉相擠。
波上荷蓮,笑搖晨風。
若凌波婀娜,若佳人嬌嗔。
滿塘墨黛,碧葉如傘,黛綠叢接。
舟走蓮動,魚搖藕節。
晨露點點,瑩瑩如晶。
荷蕊沾黃,灿灿若金。
余嘆天地造物,清蓮無塵。
更微光處,滿池皆清,入面含香。
雅而帶媚,荷韻幽幽,許拂眸前,艷而非艷,靜而非靜。
余思之,蓮心苦而甘,節入污而不染,荷艳而不媚,人者,安能其望之呼?
須傾光阴,微陽東起,蛙嗚斷續,起伏于耳,半簾幽靜新添。
碧綠一池成海,風過,株株荷苞黛練佇立,携風舞之,掠陽情起。
或花瓣啓合,呼之欲來。
或雙尖倚天,比高齊天。
或蓮房藏子,羞澀生嬌。
盡顯芬芳,千態掬盡,美哉。安不生戀愛乎?
余素心塵蒙,今觀之,痴至忘懷,醉耳心之。撫耳靜之。陡拂心上望之感。
余思之,千載光陰悠悠。六月盛荷,風騷獨領。此皆騷人墨客之淡彩素箋,書盡詩行。
無論唐晉,不言宋詞,遺荷文筆萬筆。
或頌清韻靚麗,或贊高雅淡潔,實乃戀其脫俗無染之品也。
君子佳人喜之荷,鐘之蓮,乃清新芳芬之故,然更喜其出汚泥而依然如玉,洒清波而天然獨秀之品质兮。
喜其美而不艷,素而尚存華貴,淡而留香之格。
喜其生而寧靜,非偕牡丹爭雍容華貴,非共梅花爭迎寒吐芳,非与兰花爭小巧清秀。修其本真,清新而不失髙雅,素妝而含其艷丽,出污泥而不染,灈青波而不妖也,此為其受喜之處也。
余喜荷,其淡雅,清幽。
余喜荷,其潔身,潔純。
若素女不施粉黛之雅致,不沾俗塵之骨格,晨張午合,艷而不妖;不應俗世之迎合,獨釋淡雅,素妆之人間而立。
無爭百花之艷媚,留一抹素潔之人間,遺一段潔身之俗塵……
愛之,喜之,頌之,荷蓮也。
04、07、2018草稿
旅欧华人书法家
徐国平,笔名北石,男,1961年出生,浙江青田人,毕业于武汉交通学院。90年代初移居意大利。現為世界华商书画院院士、香港国际名师名家名人联合会理事、香港国际名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名人名家名人坛】副主編,香港左龍右虎國際詩書畫研究會副主席、聯合國《世界生态》雜誌顧問,自由撰稿人。
80年代末作品获浙江省交通系统书法作品大奖赛第二名。2016年浙江新闻丽文大咖秀栏目专题介绍其书法与散文作品。《世界家苑文化网》、《世界华商经济网》《中国食品建设文化网》专题报道。其作品介紹收录发表在《百度》、《谷歌》、《搜孤》、《網易》、《北京時間》、《百家号》、《360书法图书馆》》等新聞客戶端及《名人名家名人坛》、《中英文艺家在线》、《海上诗风》、《闻讯中外》、《香港视界》等公共平台。
自幼喜爱书法,勤摹名家之帖,融合贯通其法,其书法作品自成风格,兼容书画之䪨,极具艺术性。诗词随笔散文文笔优美,情感细腻。书法作品曾被中央部委領导及海內外众多书法爱好者收藏。其诗词随笔散文散见海内外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