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告诉你,负空间的力量。
我要对点进来的你说一声谢谢。
思前想后,我觉得这个标题最能表达这篇文章的主题。虽然它可能让你费解了,但点进来的你,正是它的力量的最好的说明。
语言中的负空间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的这句诗被誉为留白的典范。
留白,其实就是对负空间的利用。
诗句中为朋友和马的留白并不是真正的“白”。如果把诗句中的每个词单独解释,那“君”和“马”确确实实出现在了诗句中。但这只是最低层次的“解释”。
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我们把词串联成一句话。这句话所描述的画面:送人却无人,望马却无马,才触及了留白。
我们从“不见君”的负空间中看到了朋友,从“马行处”的负空间中看到了马。但朋友走到了哪,马或漫步或疾驰。比起被完全刻画的正空间,负空间里留给了我们无穷的想象空间。
但留白的典范,又怎么会只有画面上的留白。
感情上的留白,才是它的点睛之笔。
岑参什么都没说,却什么都说了。
请允许我用一个数学上集合的概念破坏这美好的意境: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美术中的负空间
相比于语言上的负空间,画面上的负空间会让我们更容易理解。
对于一些画作,我们对其图形(正空间)的兴趣要远大于对背景(负空间)的兴趣。但是在埃舍尔的画作中,图形和背景同样能被“解释”。
甚至在这幅画中,我们无法区分图形和背景,正空间和负空间。
不过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大多数的画作的背景,在较低层次,即在图案具体意义的理解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但与语言一样,我们对美术的追求远不止确切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客体(超级写实主义也不例外)。
即使负空间没有具体的意义,艺术家们也会利用着画面的负空间展现着更高层面的东西。
音乐中的负空间
正负空间在音乐中的类比可以有很多。
音乐有强半拍和弱半拍之分,多数的旋律会落在强半拍上。
感受一下强半拍:
动次打次。动次打次。动次打次。
忍不住头往前伸的那一拍。
但在巴赫的《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中,两把小提琴两个声部的重音分别落在强半拍和弱半拍上,“正负空间”交织成美妙的旋律。
两个谱例分别是第一提琴在10-11小节处和第二提琴10-11小节处的谱面内容。从谱例3第二小节中可以清楚的看到, 第一提琴前两拍是连续两组十六分音符,而相对的第二提琴则是时值为两拍的D, 因此在合奏时, 第10小节前两排重点应当是第一提琴的, 后两拍重点在第二提琴,后面以此类推,这就很好的帮助了我们在协作时更好地处理基本的强弱关系。
如果说强半拍和弱半拍上交织的旋律是较低层次的“解释”,那么巴赫在他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中处理旋律和伴奏这对正负空间的关系时体现的就是更高层次的留白。
对巴赫这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公认的评价是这样的:
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颠峰。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巅峰。
巴赫只谱了旋律却没有谱伴奏,是不是意味着他把伴奏留给了所有听众的想象呢?
不同系统间的同构
在数学中、语言中、美术中、音乐中都存在着正负空间。这就是系统间的同构性。
不同领域的专家对负空间的利用方法也类似,这就是知识的迁移。
我们了解数学、物理的知识,即使它们不能被我们在较低的层次上实际应用,如果我们能看到它们和别的系统间的同构性,并且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不也是它们对我们这些既非物理学家又非数学家的人的帮助吗?
最后抛给你一个问题:
你能否不使用负空间,把“除了我之外的所有人”这句话改写一下?
注:
- 关于强弱半拍的美妙比喻来自知乎用户嗜血大邦迪;
- 强烈建议你去听巴赫的《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