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准备一年考研,最后竟然考了个位数?

都说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最后一件喜事,用白话文解释就是:

考研上岸!

一年一次的考研大战,是无数学子对理想未来发起的总攻。而每当考研成绩公布之后,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只不过今年,对于考研宁夏大学文学院的学生而言,没有欢喜,只有愁

小李是报考了宁大文学院的考研大军之一

自从得知2月20日起可以查询宁夏考研分数后,他忐忑地没睡过一次安稳觉

终于等到成绩出炉,输入自己的准考证和身份证后,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

中国文学的考试成绩只有5分!

小李的第一反应是自己眼花了,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重新确认了好几遍,还是5分

小李的第二反应是分数登错了,但和其他研友核对成绩之后,发现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因为他们有的人考了4分,还有2分,甚至0分

辗转打听,所能得知的最高分,也不过60分

要知道,这可是满分150分的试卷啊!

要知道,这可是理论上没有标准答案的文学题目啊!

我记得老师曾教导过我们:就算不会做,把卷子写满,也能得些同情分啊?

到底是你的试卷太难,还是这届考生水平太烂?

我特意找出了今年宁夏大学中国文学的考研试卷一探究竟

在下才疏学浅,但是扪心自问,裸考得个10分还是没问题的

那些复习了一年时间的文学专业学生,怎么可能会只考到个位数?

来看看这些学生得知自己成绩后的心声:

面对众人质疑,宁夏大学官微也迅速做出了回应:

洋洋洒洒一篇文章,一句“不存在压分”“核实无误”就把考生打发了?

具体评分标准是什么?核实的具体依据是什么?当400多名考研学子都对此产生质疑时,出了问题的到底是谁?

考研的艰辛,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有的人挑灯夜战,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头发日益凋零

有的人蹲在楼道、站在冷风中一遍又一遍地背着笔记

有的人不惜二战甚至三战,放弃了自己的社交和工作

背水一战,只为了不负韶华

这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应该算得上是弱势群体了吧

他们只懂得按照规则做事,可未曾想到,却被规则倒打一耙

你可能会问,这么做对这个学校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有好处了!毕竟,损人不利己的事,谁会做呢?

要知道,大学的研究生招生,除了正常报考录取,还有一个途径就是调剂

这个原本为学生牟福利的政策,却被不少高校找到了漏洞

这些高校信奉的原则是:宁要凤尾,不要鸡头

我推测它们大致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

我这样XX的学校,会有学生报考?报考的学生肯定有问题!肯定是学习不够努力,或者是不够自信。就冲这一点,给你们打低分!

还是那些本科985,第一志愿报考清华北大的学生更好,还是把名额都留着,等他们落选后调剂过来吧。嗯,在线等一个倒霉蛋……

以宁夏大学近2年的拟录取名单上来看,人文学院6个文学专业相比其他学院,确实招收了更多的调剂生

它们已经尝到了这么做的甜头~

所以不少学校都会刻意地对第一志愿报考自己的学生进行压分,这样就可以既不提高自己的录取线,又婉拒了第一志愿的考生,为招收更多调剂做好准备

这似乎早已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只不过这次,宁夏大学实在做得太过火了

给出这样的分数意味着,报考这个专业的400多学子,无论复习得多么努力,无论其他科目考得再好,也不可能超过考研的国家线,不可能有调剂的机会

断绝后路

这就好比你堵上全部身家去追求自己的女神,结果女神非但不领情,直接拒绝了你,还把你的全部身家付之一炬

这时候,你再想去追邻家小妹,却发现自己穷的连裤衩都穿不起了,只能再重新奋斗一年

而你的女神,却巴巴地等着被别人淘汰的高富帅回头找她

这不是女神,这是绿茶

这么做,到底是在侮辱考生,还是在侮辱自己?

我看着宁夏大学的校训:尚德、勤学、求是、创新

唯愿这一校训,不只是一个口号而已

与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些冠冕堂皇的废话,不如公开透明,尚德求是,给所有人一个值得信服的交待

期待你的下一次声明!

不要让全国的莘莘学子寒了心。

因为,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珍惜




喜欢的话,记得关注公众号哦

13须说:有些话,不吐不快;有些话,B须说!

转发/在看,坐等学校后续声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