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每次带小可去游乐场玩,他都对捞小鱼游戏情有独钟,花个25块,捞10分钟——真有点小贵呢。不过,每次他想玩的时候,我都会满足他的要求。
上周末,我又带他去游乐场,这孩子毫无例外又想捞小鱼了。
当时鱼池旁边坐了三四个小朋友,都是看着,没有人动手。
所以,当小可开始捞小鱼时,我突然听到一个女孩的声音说:“爷爷,我也想捞鱼。”
我抬头一看,是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她正一脸期待地看着爷爷,再看看小可手上的小网兜。
“玩这个多少钱?”那个爷爷问工作人员。
“二十五块钱捞十分钟。”
“什么?这么贵?”他脸色立即变了,转身对孙女说,“这有什么好玩的,二十五块钱在市场里能买到一大堆小鱼呢,这个又不能吃,费钱厉害呀,这有啥用呀……”说完他抬头看看我,那眼神像看一个傻瓜一样。
然而那个小姑娘还是看着眼前的小鱼池,不时再看看小可手中的小网兜——那一条条捞出来的小鱼,活蹦乱跳地诱惑着她——眼神中掩不住的渴望。
我当然知道给儿子玩这样的游戏纯属烧钱,在成人的世界里,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远不如拿这些钱跑到菜市场买一条鱼吃来得实惠。
然而,正是这世界上很多不实惠但有趣的东西,才让我们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与活着的意义。
因为,作为成年人,你永远不知道,孩子那一刻的快乐是多么珍贵。
二
家里的童书实在太多了,被小家伙扔得到处都是。
我无奈去整理书籍,发现不知不觉间,竟给儿子买了很多精致的绘本。
那天我抱着一大堆绘本在阳台上晒,隔壁邻居伸出脑袋晾衣服,看到我跟我搭讪:怎么这么多书呀,看得完吗?
我解释这都是买给儿子的绘本。
她一脸的诧异,说:我们平时都随便买买的,小孩子能读什么书,花那么多钱,看不了几次,浪费!
“你还真舍得!”她一副撮牙花子的表情,让我有点聊不下去。
她女儿比我儿子小三个月,我们的朋友圈都对彼此敞开的,她朋友圈里晒我说不出来色号的口红,亮瞎眼的手镯,带娃去的高档游乐场……就是没看带孩子读书的状态。
以前我会想,也许她都默默地做了,只是不想说出来罢了,可是今天我有点怀疑了。
我本来想与她谈谈孩子的绘本,经典故事,识字,数理与逻辑……看她的态度,我很识趣地打住了。
我没有谈粗糙图画书是否会有气味,非环保的纸张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而正版精装的绘本,单从装帧上来说就比平装的好一些,也容易长久保存,而且它的环衬和封皮都别具一格,这是平装本无法比拟的。
当然价格也不亲民——这是很多人不选择精装本的原因。
有人说,孩子学习的是图书里面的内容,而绘本的内容无论平装还是精装都一样,何必费钱买精装,看不了多久就用不着了。
相信很多人都会这样想,实惠,好处理,不心疼。
就像我们小时候练毛笔字,很多家长都是准备旧报纸,差的毛边纸,甚至废纸。
反正写的也不好,就随意些吧!我们呢,觉得写坏了也无所谓,爹妈和自己都不会心疼那堆废纸,也就随意写吧。
久而久之,我们浪费了很多墨水和时间,写出来的还是横不平竖不直的字。
而那些从横平竖直就开始拿宣纸练习的孩子,现在已经可以做我的书法老师了。
更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孩子们也都是颜值控。他们也喜欢精装绘本,捧在手上,一页一页翻去,一副爱不释卷的样子。
拿着平装本的书,他们就不太喜欢,也不是很珍惜,随手就扔,不喜欢就撕。
作为成年人,如果买了一堆精装本,我无论如何都要给宝宝读完——花大价钱买的么,钱扔到水里总得听个响声。
可是,如果买的是平装,宝宝不愿意读也就算了——费不了几个钱,连努力的过程都省了。
可是,有谁算过这样的成本吗?
还有一个例子:
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去,带了几本精装的绘本送给她女儿,一个三岁的小姑娘。
然而上了二年级的小哥哥却如饥似渴地翻了起来。
看完后他问我:“阿姨,这些图画书在哪里买的?”
我告诉他这些绘本都是网上买的。
他一脸吃惊又兴奋地问:这就是绘本?
得到我的肯定回答后,他恋恋不舍地摩挲着那几本书,有点忧伤地说:我同学他们经常说绘本,我都不知道,原来这就是绘本。
我诧异道:你以前没看过?
他摇摇头说,没有。
朋友匆匆走过来,从他手中夺过绘本,吼道,还不去做作业?
孩子磨磨蹭蹭地走了。
有人愿意打理好自己再关心孩子,或者委屈自己成全孩子,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可是在精神层面,却又吝啬到可怜。
三
有一次到朋友家去玩,她带我去参观她的书房。
我一边感叹书房装修的精致,一边诧异,怎么只有寥寥几本书,应该不到二十本,还都是学生时代的课本。
这时她三岁多的女儿跑过来,拉着我们一起玩。我就顺便问朋友,怎么没有给宝宝读的故事书?
她说:懒得给她读,我想让她快乐一些,给她些玩具或者带去游乐场,够她玩好久,我也乐得清闲。
我听了觉得特别别扭。
现在我们有很多父母被教育理念误导,说什么要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
比如说不要让小孩阅读,要快乐学习,远离书本。
所以很多孩子三岁前甚至没有接触过图书。
甚至读了小学还没有去读好的课外书。
如今看来,这些往往是父母的一个借口,因为亲子阅读很累,比把孩子放游乐场累很多,也比把孩子教给老师要累得多。
但是不吃点苦,怎么会有收获。
你今天偷的懒,都是将来着的急。
比如给孩子做亲子阅读,不但要费心准备图书,还要给孩子一本一本读。
读过的爸妈都知道,三本下来,口干舌燥;五本下来,上气不接下气,基本累瘫。
我是经常口干舌燥那种。
可是早期给孩子接触书,给孩子朗读故事,孩子更容易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有故事的引导和榜样的力量。
另外,有词汇量的积累,语言的能力也会丰富很多。
比如我家小可,典型的小蜗牛,将近三岁才开口叫妈妈。可是在他未开口之前,我经常给他读故事,讲绘本……抓住可能的机会,进行语言开发和启蒙。
现在,他会用很多形容词,而且表达能力也慢慢赶上同龄孩子,在人群里也不再怯生……我想,这多少跟他的早期阅读分不开——虽然不识字,但是都记在心里。
而对大孩子而言,多读经典书,意味着他的见识和世界更高广一些。
还有,孩子喜欢书本这个伙伴,对知识更有兴趣,而这是学习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四
其实是否需要花25块让孩子钓10分钟小鱼,也没有必要过多讨论,每个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
无论玩什么,最后能让孩子情感得到满足,就很好。
至于精装与平装图书,更是每个人选择的自由,如果买了,给孩子读了,孩子也喜欢,那就皆大欢喜。
如果费力费钱买了一堆又贵又占地方的东西,最后的结局是束之高阁,倒也可惜。
关于给孩子读书,更是见仁见智。有人喜欢进行亲子阅读,就有人不喜欢。
大家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已,各有各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