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兰是我的师范同学,高高的个子,短短的头发,戴一副近视眼镜,模样有点儿像男生,性格也有点儿像男生,大大咧咧。同学们都说:“你们俩性格如此迥异,真不明白你们怎么会形影不离。”同学们说得没错,还真难以找出我和兰有啥共同点,除了家里都很穷困。
兰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本来家里是略有一点积蓄的,不像我,父母都是农民,而且父亲身体不好,家中姊妹又多,开支大,负担重,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
记得收到我的师范录取通知书时,父母欢欣不已,那时师范毕业包分配工作,考上师范,意味着即将捧上“铁饭碗”。然而看到录取通知书上写明的开学需交费用时,父母的脸却瞬间变得凝重起来。6000元!对于有人在外打工的家庭来说,也许还能承受,可我们家,收入全靠父母种地养猪,家中还三姐弟上学,这么多钱,怎能拿得出?之前父母就猜测,开学我可能会需要交两三千块,想着把多年仅有的那点积蓄全取出来还不够,还得向谁谁去借一点。谁承想竟然要6000元!可好不容易考上师范,又怎能放弃不读去打工?邻村村支书的女儿没考上,倒是想要给我父母5000元,让我父母把我上师范的名额卖给他女儿。可我父母又哪能就这样断送了我的前程?父母愁闷了很久,最终借遍了所有亲戚,才勉强凑齐了我开学要用的钱。
家中如此艰难,懂事的我自然异常节俭。到学校后第一餐吃饭,我要了一份最便宜的菜,一个荷包蛋1元钱,二两米饭3角钱,总共1元3角钱。然而刷卡时我却呆了,显示扣款1.9元。我问打菜的阿姨怎么回事,她说荷包蛋只算半份菜,还要另加半份才行,所以她给我加了半份最便宜的土豆,0.6元,一共就是1.9元。我不禁心头一沉,一餐就吃掉1.9元,一日三餐不就得5.7元?一个月就得170多元。一个学期四五个月,就得要七八百元生活费。可学校要求每人预交600元生活费,虽说不够吃还可以充钱,但600元一个学期已是我最高的预算了。我含着眼泪将那餐饭吃完,第二天早上就不去吃饭了。到了中午,我看菜单上玉米一元一根,就只买了一根玉米。因为我们乡下没人种过玉米,所以我从来没吃过玉米。第一次吃玉米,发现还挺好吃的,吃完后觉得挺饱。我非常开心,心想,如果以后三餐都只吃玉米,一天就只要3元钱,这样一学期下来,还能省下不少生活费留作下学期用。然而连着吃了两餐玉米我就腻了,想念起米饭来,毕竟我是从小吃米饭长大的。
第三天早上,同学们陆陆续续吃早餐去了,只有我坐在床上不动。最后走的兰见了,叫我一起去吃早餐。我说我不吃。她问为什么。我的眼泪不争气地冒了出来,说:“这里菜太贵了,吃不起。”兰疑惑地说:“早餐不吃菜呀!”“早餐不吃菜?”兰的话也让我感到很疑惑。“对呀,早餐可以吃包子、糯米基、油饼和米粉。包子2角钱一个,糯米基5角钱一个,油饼3角钱一个,米粉1元钱一份,白米粥1角钱一份。你想省钱,就吃两个包子和一份白米粥,一共只要5角钱。”我这才知道,原来城里和我们乡下不一样,乡下三餐都是吃米饭,城里早餐都是吃米粉或包点。
“走吧,一起吃早餐去吧。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哪能行?”兰一边说,一边拉着我就往外走。
吃早餐时,我跟兰讲了我第一餐吃饭的经历和我对生活费不够用的担心,并告诉她我已经两餐没吃饭了,都只吃一根玉米。兰说她已经算好了,早餐花5角钱,中餐、晚餐吃最便宜的菜,一餐可以只花1.5元,这样一天的生活费就是3.5元。一个学期下来还用不了600元。兰告诉我,她父母原本都是国企职工,从小家里生活虽算不上好,但也还可以。这两年她父母先后下了岗,但因为都有技术,所以下岗后依然能挣点儿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暑假里她父亲生病,到衡阳一检查,癌症晚期。动手术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向亲戚们借了钱。但她父亲说宁愿不治病,也一定要让她上学。说着这些,兰并没有表现出很悲伤,我不禁佩服起她的坚强来。
没过几天,兰兴冲冲地对我说:“我发现一个省钱的好办法了!食堂里咸鸭蛋8角钱一个,但是只算半份菜,我们可以中餐买个咸鸭蛋,另加半份1.2元一份的菜,加上3角钱米饭,就是1.7元。中餐我们只吃那半份菜,咸鸭蛋留着晚上下饭,晚上我们就只要买3角钱米饭就可以了,这样我们两餐一共只要花2元钱,可以节省下1元。”
我们都为她的好主意开心不已。从那以后,我们每天中餐都只买半份最便宜的菜和一个咸鸭蛋,中餐用半份菜下饭,晚餐就用咸鸭蛋下饭。一个学期下来,我们都只花了三百多元生活费。
寒假回家,我告诉父母卡里还剩了二百多元生活费,父母都很高兴。我没跟父母说我是怎么省下这么多钱的,即使说了,父母应该也不会心疼,毕竟上初中时我们在学校寄宿,大家都是三餐吃家里带的腌制的咸菜。现在我每天都能吃到新鲜蔬菜,还有咸鸭蛋,比上初中在学校寄宿不知好出了多少倍。
第二学期,兰的父亲走了。回来时,兰的眼睛肿得很厉害。
一天,班主任在班上说,学校有贫困生补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可以申请。我和兰都申请了。最终我们班一共有四个同学领到了贫困补助金,一个是兰,一个是我,还有一个男同学幼年丧父,现在的父亲是继父,另一个女同学也是家中负担重,除了她,还有两个弟弟在上学。我们每人领到了500元。
第二学年的一天,兰突然给我125元钱。我莫名其妙地看着她。原来,学校每年都有贫困补助金,但不知为何,这次只给了我们班三个名额。班主任怕公开了不好处理,于是私底下把他们三人叫去,说名额就给他们。班主任这么做是有他的道理的。兰父亲因病去世,贫困补助金自然应该有她的份。那个男同学生父也早已去世,况且他在县教育局工作的舅舅曾经来学校找过我们班主任,班主任怎能不给他这个贫困补助金?唯一需要斟酌的就是我和另一个女生了。要说家庭实际情况,她可能比我还略好一点,她父亲在外打工,自然比我父亲挣得要多一些。但她在班上表现好,听老师的话,校运会跑三千米,她还拿了第一名,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而我呢,那时叛逆得厉害,偶尔还会与班主任唱对角戏。这样的情况,班主任自然更愿意把另一个名额给她。然而兰却当着大家的面对班主任说,我家真的很困难,不比他们三个家里好,说我为了节省生活费,曾经连饭都舍不得去吃,每次放假返校,都带家里腌制的咸菜来吃,为的就是不用从食堂买菜。兰提出这些贫困补助金由我们四个人平分。见兰如此说,班主任也不好再坚持,便说这样也可以,钱让他们三人先领着,到时候每人给我125元。
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感动不已。我思忖着,如果换作是我,我是否会像兰这样做?见我不伸手接钱,兰一把把钱塞进了我的口袋。当天,另一个女同学也把钱给了我。只有那个男生,迟迟没有给我钱。兰知道了,要我去问,我说不好意思去问,兰便又跑去帮我问。那个男生说周末给我,可周末连那个男生的人影都没见到。兰说他怎么可以这么不讲信用,等周日晚自习了要再帮我去问。周日晚自习时却看见那个男生右臂吊着绷带,原来他白天去溜冰场溜冰摔了一跤,手臂骨折了。兰叹了口气,便不再去问。
到了三年级,兰就不再和我一起买咸鸭蛋下饭了。兰说,她母亲在鞋店做工,工资还可以,父亲治病欠下的债也都还清了。弟弟没考上中专,外出打工了,一个月也能挣好几百。以后家里经济会越来越好了。
渐渐地,兰的母亲会给她一些零花钱了。偶尔,兰会奢侈一把,去买水果吃。每次她都会叫上我,无论是买桔子、香蕉,还是买苹果或梨,兰都买两个,她一个,我一个。
三年的时光说慢也慢,说快也真快。转眼我们就毕业回到各自的家乡。二十多年来,我们联系不是很多,但我们之间的友情却从未变淡。偶尔通话,我们依然如当年一般亲切。她说话还是那么大大咧咧,却无不透露着对我的关心。我也永远不会忘记,中师三年,兰就像冬日的阳光,温暖着我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