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我的母亲》里写过,妈妈初中毕业的时候,以她的成绩完全可以读高中,继而考大学,但家里条件不允许,只好考了师范学校。师范不仅不用学费,每年还补助棉衣棉裤。伙食也最好,每周有一顿虾、一顿黄花鱼,饭菜随便吃,这样的条件一直维持到自然灾害。放假的时候,伙食费13.5元还能拿回家。
当时的师范比高中难考,师范录取率九比一,高中录取率六比一。不光看成绩,还要面试,看看形象,唱个小曲,比划一下手能不能弹手风琴。面试时,考官问:“为什么考师范?” 母亲一开口就是极富个性的大实话:“不想当教师,想上高中,但俺家穷,没办法。”还好没遇上较劲儿的考官,这个不想当教师的成绩优秀的倔孩子顺利被师范学校录取。那时还挺正式,师范学校的校长带着老师挨家发榜。妈妈毕业时学历是师范大专肄业,所以可以直接教中学,先教几何,后又教代数。后来又转到市内的重点小学。
刚毕业就教中学,所以,当老师的妈妈,比她的学生们大不了几岁。看下面这张照片,能看出哪个是我妈吗?当老师的混在学生堆儿里还不太好找哈。
公布答案:前排右二的花衣服。(题外话:那时的姑娘,人人一条或者两条长长的辫子,看着既清纯又性感,是那种端庄的性感。)
正因为年纪相仿,师生关系特别好,处得像朋友。妈妈没有架子,教学不死板,朴实而生动,深得学生们的喜爱。这才会发生后面所说的各种“巧遇”。
在没有电脑网络和手机的年代,许多分离,意味着一辈子的分别。妈妈的学生们毕业以后,大多数都再无联系。大家各自过活,任岁月侵蚀。
直到若干年后,一次次完全没有预料的偶然邂逅,曾经熟悉的面孔虽已尽染风霜,却瞬间拨动了深埋在记忆中的青春岁月。那一刻的相认,是多么让人激动和惊喜!几十年的杳无音讯,天涯海角,终有一天不期而遇,再没有什么比这更能体现缘份二字的了。
回过头再看上面那张照片,后排右二的女孩子,在拍完照片将近三十年之后的某日,重新出现在妈妈的视野。那是在我高中的家长会上,妈妈和她相遇了。她的女儿竟然是我的同班好友。妈妈生我的时候年纪挺大的,所以才出现了这样奇怪的现象:老师的孩子,和学生的孩子,是同班同学。而且我们俩因为住在同一个方向,天天放学一起坐车回家,你说这叫不叫缘份?
妈妈曾得过一次大病,就在手术之前,麻醉医师正要给她做麻醉,突然认出这位病人竟是自己的老师。面临大手术的妈妈,因为这样一层关系,心情放松许多。看看,何需托关系找熟人,老天自有安排啊。你曾经付出过的爱心,老天会一一回报给你,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在你遇到坎坷的时候,在你心无所图的时候……
妈妈搭飞机,会遇到在机场工作的学生,她那超重的大行李便有了“照料”,妈妈也被一路关照着登上飞机。这小小的温暖,让那旅程有了一个好运而顺利的开端。
在《我的母亲》中也写过另一段邂逅故事,直接考贝过来:
母亲退休后,有一次,我们全家到云南旅游,在蝴蝶泉公园,竟然遇上了她教过的学生。游客那么多,人家竟然一眼就认出她来。几十年没见,从刚刚工作到退休,母亲外貌的变化肯定很大,竟然在异地他乡茫茫人海中被学生认出来!随后更让我们的惊讶的是,母亲竟然也想起了他的名字!一生中教过的学生数不清啊,怎么会?!那个学生很激动,说他当了导游,正在云南带团,从大连到云南,天涯海角的就这么相遇了。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在路上遇到了小学老师,我们会互相认出并叫出名字吗?估计我只能记得最喜欢的一两个老师吧。那么,母亲,就是别人记忆里最喜欢的那几个老师之一啊……
最近发生的一次邂逅,也是中间时隔最久的。妈妈遇上的这个学生,是1954年生人,已经63岁了!从十来岁的初中孩子,到六十多花甲之年,一场跨越了半个世纪的重逢啊!
妈妈说女孩子当老师挺好,一年有两个假期,能顾家。年少的我听了这话很是逆反,职业的考虑,第一个就先把教师给排除了。可是,命运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推手,当你走过半辈子回头再看,许多事情真由不得你计划。虽然我学的是纯理工专业,和老师这行当完全不沾边儿。可是,工作之后,阴差阳错的就成了中国第一批拿企业内部培训师资格证的人,短暂的做过一阵子培训师。当我用心的把自己的知识和感悟分享出来的时候,当我的学生在若干年之后通过网络传来遥远问候的时候,当我得知自己在课堂上说过的某一句话至今还被学生记在心里的时候……那感觉,自己都被温暖了。包括现在喜欢写东西分享出来,似乎就是那时种下的根。
来澳洲之后,我又教起了中文。我承认我讲课经常跑题,跟写文章一样随心所欲。一篇上医院看病的课文,就能引申出我对中医和西医的知识分享。家教的时候,我和三十多岁的学生,常常把上课变成聊天,从一个汉字“枣”,就能扯到中医的气血,再扯到中国女人的坐月子……每次上课少说要超时半个钟头。还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学生,一直在学习中国的养生功法,而我对此颇有兴趣,我俩经常上着一半课,就比划上了。以后我会把和她们的故事也慢慢写一写。就不在这继续跑题了。
总之,有一些职业,不见得能功成名就荣华富贵,但却有巨大的无形价值。比如教育行业、医疗行业、法律治安范畴、文学艺术和传媒界中那些弘扬正能量的人士……他们在工作上所创造的无形价值,远大于我们表面上看到的。因此,他们从工作中获得的精神上的成就感,也远大于其它职业。
年轻的时候,目光不够宽广,许多人选专业,更多的考虑“前途”和“钱途”,而忽视了精神满足对幸福感的巨大权重。当然,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能增加精神满足,从而提升幸福感。
我始终认为,在基本生存物质不再成为首要问题的当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就感,应越来越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如果说我们这个年纪再谈这些有点儿晚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再用老旧的思维去“耽误”下一代的人生追求。身为一个母亲,我也挺尽职哈,凡事都要扯到子女的教育上。至于怎样才算没耽误下一代,以后单独开篇再聊吧。
今日随手记录下一名普通教师那“桃李满天下”的小幸福。同时,也向天下所有投身于那些能给人类带来精神财富的职业的人们致敬。
感恩你们的付出,让这世界不只是冰冷的钢筋水泥电子屏幕。感恩有爱的人们,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满人味儿的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