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搁在书柜上快一个月了。今天的午后,洗完头发,搬来椅子,坐在阳台上,阳光包围全身,静静沉浸在雪小禅的文字里。
去年在雪小禅的微博下看到这本书,完全没有了解书的内容,单是看到书的名字“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悲伤与感动的情绪夹杂而来,就想着一定要去读这样的一本书。
3月初,文友勒寄来这本我心念了很久,却一直迟疑购买。我一直有这样的强迫症状,买来一批书,没有读完,坚决不买下一批,看书时,更没有规律的时间,只是突然想看了,突然不想面对接下来的生活,所以看完一本书不知道要多久,像散文类,前后没有故事性联系,总习惯从头看。
在这里,很感谢勒的赠书。
其实,应该很早写我最喜欢的现代作家之一——雪小禅,在读完她的第一本书《那禅那莲那光阴》时,就该下笔写些读完之后零碎的思绪。而现在读她的第二本书才读一两章,就这样以偏概全,急迫想表达自己的思考,似乎有点草率。再一想,她写了很多书,却读了这么点,感觉对她文字的欢喜之情不足以体现。
但我总觉得,看一本书就像听一首歌,歌不是知名歌手演唱,或者那首歌你早就听了很多遍,却在有那么一个时刻,你插上耳机播放,发现自己听完会沉浸其间很久,甚至会热泪盈眶,那就代表那个阶段的你,感情的反应在一首歌里找到了共鸣。
读雪小禅的第一本书《那禅那莲那光阴》,初始几章对孤独与敏感的描写,恍如自己就这样赤裸裸站在她的面前,任由她尽情的将笔墨写进我的心里,那种20岁的年纪里关于爱情、友情与未来的迷惘、创伤、转瞬的悲喜,在她的文字里总会感同身受。
那时是大一。
和她文字相遇还要更早些,初遇她的第一篇文章是在《读者》或者《最美文》杂志上,于是便记得这样如她生活般淡雅娴静的名字“雪小禅”,再到每次买回杂志都会先看目录,寻找她的名字。
这位人到中年,却仍然生活的温润如少年的女子。她的文字总是充满孤独,而这样的孤独有别于消极里的自我排解,她的孤独是清冷,宁静,与心和之人却可以小酌到天亮。她敏感,她在乎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墙纸上淡粉的小花,桌上古旧的方格布,地摊淘来的陶器上的花纹,在她的眼里都是生活的气息,简单质朴。
但她的生活也过成了诗。
“每日早晨必喝茶,老白茶和普洱茶居多,喝透了方才去写作画画,什么都不干,就喝茶听戏,看着日光的影子照进来……日子是这么美,这么老。”
在她的生活里没有物质,只有真正的精神享受,即使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一个人。她说,我已经有五年没有看过电视,碰过电脑,甚至一个星期都不会出门,衣服也有几十块钱一件,最高也就几百。
内心丰盈的人,从来不会觉得一个人叫做孤独,因为他们懂得享受敏感的小细节里带来的欣喜,他们热爱自我构建的世界。
但同样,因为这样的人轻而易举的被细节温暖,他们也因为一瞬间被忧愁。
2
记得很早之前,微信里一个好友说,他不太喜欢雪小禅的文字,总感觉有些矫情,没有大的情怀,多是些少女的心思,没有内涵深度。太过于文艺。
我没有回答。个人处于成长的阶段不同,对事物的感受自然不同。而我却很幸运读到她的文字,在孤独敏感里可以遇见这样的“一个人”。
另外关于文艺。我想说它不是矫情做作,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它往往是痛苦的、抑郁的,渴望在幻想的文字里找到某些不存在于自身的温暖。
就像雪小禅在《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说的。
“我们像野草、野花一样活着,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小资、文艺、优雅,我们都能吃苦,担得起风雨,也享得了彩虹,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强度与内核。它是岁月所赠,并无多少意味。”
“我们都能吃苦,担得起风雨”,所以我们更会珍惜那转瞬的温柔,我们更会表达更多的情感。我们是如此感性。
过去以为孤独敏感与热爱生活相对立,前者似乎永远充满独立下的伤感,而向往的生活里怎么可以留下这抹灰色呢?
现在,发现“岁月”正将“灰色”慢慢消淡。孤独与敏感,也可以深情的爱着生活。
一个人的路上恬静淡雅;迎面走来另一个人,莞尔一笑;若是可以停留攀谈,我们便点一盏灯共坐天明。
一首情歌,让你热泪盈眶;一篇青春文,让你思考良久;一个背影,让你心跳加速。别人带刺的话,你会留在心间,时不时垂头丧气;别人一个不经意的帮助,你会觉得一整天都是阳光普照。
孤独,让你更会珍惜生活里遇到的每一个人。
敏感,让你更能感受到生活的温度与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