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参加1000天视频演讲+写作挑战的第436天,继续分享沟通这门艺术。
有一个老汉请了甲、乙、丙、丁四位朋友吃饭,乙丙丁三人如约而至,甲迟迟未到。
老汉一边看着手表,一边自言自语的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
乙听了很不高兴,问到:“那么,我是不该来的咯?”说完就气哼哼的走了。
老汉连连叹气,说:“唉,不该走的又走了。”
丙一听,觉得老汉弦外有音,想:既然乙不该走,说明我是该走咯?于是丙也不辞而别。
老汉一看,更急了,“我又不是说他!”
坐在一旁的丁再也忍不住了,暗想:既然不是说别人,那只能是说我了。于是他也悄悄的走了。
过了一会儿,甲来了,老汉看着这唯一的客人,唉声叹气到:“不该走的都走了。”
甲听了,心想那我是该走的那个咯,于是,他也走了。
结果这次请客一位客人也没留下,只留下了不知所措的老汉一个人。
这个请客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老汉心里明明不是那样想的,话一说出口就变味儿了,让客人一个个离开,不免觉得这个老汉可怜又可恼。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说话是要讲究分寸和尺度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说话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得人心,也可以伤人心,昨天也说一句话可能毁掉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
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是很关键的,一旦分寸和尺寸没有把握好,不仅让听我们话的人刺耳,也会让我们的形象在对方心中一落千丈。
我一个同学拒绝了她一个选房亲戚的忙,聊天才知,她觉得那个亲戚说话没有分寸,关系已经渐行渐远了。
同学在结婚6个月后生了一个宝宝,亲朋好友都赶来祝贺。一个亲戚也来了,并带了礼物,送上漂亮的笔记本和彩色笔。
同学表示感谢,也有些不解,说:“谢谢您赶来,不过宝宝刚出世,笔记本和彩笔现在用,还早呢。”
“不会啊,”那位亲戚说:“你们家孩子太性急,本来该呆10个月出生,现在6个月就出来了,我想再过上七八个月就可以上学了,所以我早早准备好了本和笔啊~”
她刚说完,大家明白过来,暗指她们夫妻太急了,未婚先孕,同学和她老公很尴尬,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个亲戚可能认为自己的调侃幽默,但是直指他人隐私,大大的伤害了我同学的颜面。那件事后,她们的关系渐行渐远。
在我们和人交往、沟通的时候,即使关系再密切,有些话题也不宜触碰,例如:
1、隐私问题。例如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成员详细情况、家庭问题、个人疾病、财产收入等。
2、争议话题。例如政治、宗教、党派,容易引起双方抬杠,或者对立、僵持的敏感话题。
3、过时话题。例如说过多次的话题,老生常谈的话题,冷门冷场的话题,人物举例的话就是祥林嫂,大家同情她的遭遇,但是耐不住她无数次讲一样的话。
4、黄色话题。在某些特定的小范围,或许可以调动气氛,但是在大庭广众下,尤其是不熟悉的人之间,这类话题很容易让人心生反感。
5、谣言话题。谣言也就是没有证实,被大家传起来的话,无凭无据的闲话,最好还是避免。
与人沟通,聊天,需要注意分寸和尺度,让我们说的话给我们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