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标准就是一个词“清爽”。1,做人要清爽,讲个人卫生,这和有钱没钱没关系,无论在多恶劣的环境,都坚持自己清爽,没体味,有仪表,衣着整洁得体,有修养,同时所处的环境也注意保持清爽,举止有风度,处事有腔调。2,为人要清爽,就是契约精神,保持边界,不过界,懂得合作,也保持独立态度,公私分明,私人边界也分明。3,思路要清爽,看问题要一击即中,不唧唧歪歪,不思前想后,不前后跳脱,不犹犹豫豫,不愿意陷于折腾。4,做事要清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拖泥带水,不硬做,符合规矩的前提不伤害各方的前提下清楚顺利地完成复杂工作,不多纠结,不扯皮,不留后患。如果上海人觉得一个人不清爽,上海人就会表现出让人痛恨的轻蔑来。
这是俞挺对上海人一个小小的总结。
关于是上海人,历来有很多形象,舞台上有巩汉林的、严顺开的。余秋雨说上海人特点是"关侬撒体",易中天说了好大一堆,大体就是上海人精明有点自傲。其实从文字来说,每次看到各人的评价总觉得各有道理,但是时过境迁,又觉得不一而足。
其实上海人没有一个具体额形象,一个精明睿智的老克勒可以是上海人,一个沉着寡言的崔中石也是上海人,霸气侧漏的潘虹是上海人,而和蔼大气的秦怡也是上海人。你看砸吧的阿美,不大气的阿庆,捣糨糊的阿德,惯榔头的康大海,这些或蝇营狗苟或市侩的角色哪个不是上海人的写照?真恰如上海是各种人的上海,上海人也是浮世绘和现实的交杂。有高端的利落的如同黑帮老大的上海人,也有匍匐再大地上求生不择手段的上海人。
当剥离形象的时候,总是会剥离一些不好的,而创造一个洁净的圣体,其实也不一定如是,不过大体来看,上海人喜欢割裂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相对全国人民对关系的割裂更加深化,可能是一个标志把。
最近不太喜欢说沪语,无论在家在单位,总是有意识无意识的来说官话。为什么呢?可能是一种简单的割裂,想让自己不用上海的模式考虑问题,用一种工作的思路来整理自己。天晓得我以前是多么疯狂的觉得自己是上海话的卫道士,觉得自己能发出我当中哪个后鼻音简直是文化的传承者。而现在,我觉得除了内心有一种上海话判断的情愫以外,上海话已经变成了一种道具,和人拉拢关系的道具。
因为上海人,或者说每个人,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而不同,不是因为所持有的工具而不同。当然稀有工具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但是仅对于我而言,我只能认同能力胜于工具,其原因可能就是没有工具而已。
总之上海人不是一个固定的团队,不是在市井或者写字楼的母女,不是那1000w户口拥有者,当然也不仅限于在这60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而这个城市可能更加提倡这样的文化。
说到这里,又想到卓然独立,越而胜己的校训,大学有很多校训,比如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同舟济,济人济事济天下,还有“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这样前任校训,或者“严谨、求实、团结、创新“这样很有时代特色的词语,我觉得还是简简单单,做好自己,就是做好上海人。
我想以后我要多看书,多看博客,免得越来越不爱惜羽毛。
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