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盘子里还有很多食物剩下时,你是不是觉得“可惜”,然后把它们硬塞进肚子里呢?事实上,你的身体已经满足了,可你却还是勉强继续吃,这就等于是把自己的胃当成了垃圾桶。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用理智判断,而是依靠真实的感觉,就会自然而然地怀着“对不起,我已经吃饱了,谢谢招待”的想法,把吃不下的东西丢掉。因为这时就算把生的食物都装进肚子里,也掩盖不了“可惜”的事实。
在物资特别是食物缺乏的年代,是绝对不会出现减肥这件事的。减肥是物资和食物过剩的有力证明。
市面上的减肥方法,都是用知识和信息来约束那些想要减肥的人,让人把焦点只放在各种食物、摄取方法和运动上。而不是放在自己身体上。
同样市面上充斥的各种保健品,也是秉承着同样的哲学。之所以能够夺得大爷大妈们如此高的认同度,也是引导大家把焦点集中到各种保健品的作用、使用方法上,而不是放在你的身体是否确实需要上。
让身体恢复到自然的状态,聆听身体的声音、吃真正想吃的东西、吃真正想吃的量,这样自然而然就能维持符合自己身体体质的最佳状态。因为这样的话,人们就会自然将焦点放在自己身上。
越是简单的道理越容易被人忽略。
我们为什么吃饭呢?为了给身体提供生存需要的能量。
食物匮乏的时候,能够吃饱,维持住身体的需求已经很好了,吃饭是很单纯的一件事。
而食物极大丰富的今天,选择性是如此之多,以致于大家都忘了为什么要吃饭,加上商家五花八门的狂轰滥炸,直接把大家的意识弄得异常混乱,从而忘记了初衷,吃饭是为了摄取能量,摄取的能量足够维持身体的运转就好。
大家经常谈起的经常是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这个应该怎么吃,那个应该怎么吃才科学,把吃饭变成了一件异常复杂的事情,岂不知就现在不愁营养不够的年代,吃东西能够保持七分饱足以提供身体的需求了。
换个角度,将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感受和思考,接纳什么样的食物,接纳多少量,才能使“我”这个生命体感到愉快。一旦启用这种思考模式,那些刻意为之的手段就变得不必要了。
不是寻找变瘦的方法,不是寻找长寿的方法,而是从“如何回到根本的、自然的状态”的角度思考,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
回归本真,吃饭而已,弄那么复杂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