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将以这个标题发挥我仅有的表述能力,来分享对一个概念的想法----“想象的共同体”.
我清楚的接触到这个概念是在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当中。书里有这么一段话“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构建出来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
这或许是每一个人的无奈,现代社会在自由与平等的路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自由却是意味着,你,有自由去选择一些你愿意相信的信仰。而且,你永远不能自由选择所有。
那什么是想象的共同体呢?货币,因为所有人都相信用这个东西可以换来自己需求的物品,所以货币既为天使也为魔鬼般深深烙印在我们每天的脑海中;国家,因为我们都相信这么一个方圆几千公里之内的人都认为彼此有着某些相同的基础认知,所以我们是“自己人”;公司,只因为我们广大消费者和股东们都相信这个无法确定边界的东西不管里面的人或者物换了几次都会给别人提供某些一致的服务或者报酬。诸如宗教、政治、科学、哲学、团队,哪些不是需要共同的想象来凝聚的呢?这里不需要什么生物学上坚定的证据,只需要“大家相信”!
我觉得现在我的特长就是把宏观推到微观去观察。一个人,你有什么样的信仰,就决定了你有多少朋友或者是敌人。西方历史上因为宗教信仰爆发的大规模战争或是屠杀听起来就让人发指;中国也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因此,焚书坑儒,只是一种简单的统治手段,把异端想法扼杀在摇篮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未知政治稳定性的一种有利力的手段;文艺复兴中那些受到宗教迫害的科学家们,真的是威胁到了大宗教的合法地位。所以,你的信仰是什么,小到你对溜须怕马的看法,都会把你划分成某一类人,你也就成了那一类人中的一份子,或是安全或是危险,这都是你的选择。 这不是鸡汤,这是现实。
其实我 最想说的不是说现在的想法决定了什么,我的观点永远是聚焦在当下的问题而放眼未来。未来你想做什么样的人,请先对社会的发展做一番你的解读,如同买股票前先对资产进行一番估值一样。很对人年轻的时候回有一种豪放的气概“我要改变世界”,却渐渐的发现“我只能默默的被世界改变”。其实这种挫败感在我看来是可以部分避免的。你如果想改变世界,就必须对未来回有什么样的共同想象有个合理的预期,然后才能在这个预期的基础上预期自己的附加有没有效果。相信事在人为没有错,但是如果听天由命了,这在学科上叫做管理的失误。
具体是逆天而行还是顺其自然,这里没有一个定论。好在现代这个社会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一些自由去选择自己相信的东西,就算你在群体里面持有异端,大家也都会实实在在的包容你,而且重要的是,现在的人真的满地都是,如果孤单,那只是因为你懒得去结交共识而已。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让自己活得痛快,那就是先抛弃外界的看法,对自己真诚的前提下剖析一下自己所有的想法。如果一种想法映入脑海你想象的到的是大海的平静或者是勇士的威武,恭喜你,你深以为然;如果你想象到的是如坐针毡,那更得恭喜你,这些想法多是别人强加给你或者是不入流且被别人抵触的。接下来你要做的仅仅是,调用自己的能量,把那些让人坐立不安的东西统统丢掉。而且,要跟治病似的,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的来过,应为,生活会给你最好的反馈。
好像是芒格说的,你想要任何东西,得让自己配得上它。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请先配得上它,构建出你认为的“想象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