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七言古风作业

1、重阳节  刘景龙


零落离离塞上秋,大荒烟水匆匆流。

所见秋风高三尺,所思菊花插满头。

插到重阳霜意早,一径落花未及扫。

年来毕竟都随风,何事偏偏怨秋老。

[简评]前四句渲染秋色,语言稚拙中见流畅,三四五句衔接紧密;后四句着眼落花,点出怨秋老的主题,更流畅。

  “秋风高三尺”,有点太矮。


2、七言古风·桂林游  葛绪琴


携友踏秋四海游,桂林山水醉双眸。

歌声婉转似三姐,摇撸情深荡小舟。

石美洞奇呦旅客,悬空瀑布灌田畴。

悠闲促膝桃源处,不负奇缘同梦留。

[简评]列举桂林山水名胜比较准确,内中充满喜爱之情。但律句太多,整体四联具备起承转合的特质,故而更像律诗,似律诗,可对仗又不过硬,不算成功。


3、近重阳  吴文彦


秋剩三分几回霜,草枯水冷天茫茫。

遣怀欲寻高阜路,鸦啼到底动感伤。

节交九九屈指近,老去双亲归何郡。

念念心有万千言,阴阳界限不得问!

[简评]前四句境界开阔,意象清晰,后四句则比较具体,落在怀念亲人上。多用拗句,古意苍凉。两节之间似乎联系不紧密。


4、重阳赋(七言古风)初明


民间九月菊花黄,半夜初凉透晚装。

他山共酌带霜酒,近处黧黑远处苍。

薄雾浓云愁煞人,登高两望俱伤神。

新词瑞脑风悲雁,酩酊一卧泪沾襟。

[简评]整体从李清照《醉花阴》上来,重新组合,也加进些所见所闻,语言比较有古风味。但脱化痕迹还是挺重,后一节四句用韵太宽。


5、九日  寇彦龙


九日登高霜云飞,黄花须插满头归。

作客天涯尚未走,心中萧瑟怀诸友。

重阳思君不见君,长天忽听雁纷纷。

西风吹木芙蓉老,石上滴露悲白草。

[简评]此诗前半叙事,后半写景,整体从大到小,越来越具体,尾联颇有美人香草意味。两句一押韵,用韵比较特别。借杜牧句有点多余。


6、重阳叹(七言古风) 初明


重阳深处有苍茫,每逢佳节倍思量。

耄耋老父身起颤,双眉锁定想儿郞。

天涯荒草游子栖,四海音信邈鸡啼。

弃置一地秋风里,白发惶惶复凄凄。

[简评]主题贴近现实,天涯游子与倚门老父两相对照,增强了表达效果。前两句平俗了些。


7、重阳  孟祥伟


老来怕见桑榆晚,又近重阳落英绻。

身弱难禁过堂风,目力不接飞鸿远。

严霜几度打秋禾,更觉年深去日多。

茱萸不堪插薄鬓,登高只是望高坡。

[简评]在写景中表现自己年老体衰的形象,飞鸿、严霜、秋禾等意象都有象征意义。“落英绻”,好像不太准,另外绻,很少单独用。


8、九日吟  于忠仁


云淡陟高酌花酒,隐士悲秋长啸吼。

摩诘簪萸念手足,万户渴盼同聚首。

母忧骨肉四海悬,拥港亲澳七子全。

琉球忘祖归复去,九州何日大团圆。

[简评]前半写重阳风俗,有诗句有典故,后半首联想到国家形势,过渡有点突然,另外琉球既然已经正式归属日本,似乎不宜再提。


9、重阳节  江崇林


叶落毡黄劲秋光,风清云淡曝骄阳。

雁阵天书人字写,稻香蟹肥粮满仓。

菊花犹把霜天傲,登高茱萸久远眺。

祖国河山日日新,世界明珠夺目耀。

[简评]前半写景,色彩鲜明,一派丰收景象,五六句点出重阳风俗,也正好。就是最后两句凭空拔高,读着不舒服。


10、九日独酌  张德伦

           

极目远山荒野疏,发稀那敢插茱萸。

九日独酌就菊酒,小隐阁楼护残躯。

醉吐腹中一点墨,慣图秋风扫叶落。

身健何愁两鬓霜,夕阳晚照初心阔。

[简评] 先抑后扬,大起大合,正是古风作法,第二句第七句都有哲理。尾句“初心”,似乎不准。         

11、重阳   王起超


几番冷雨讵心凉,犹向高天逐雁行。

未睬远山传飞雪,丹枫似火立斜阳。

斜阳白发西风路,佳兴重阳谁与诉。

留得豪情耽晚景,醉眼聊吟菊花赋。

[简评]感秋,却能不伤感,境界澄澈,色彩明丽。第三四句可作成对仗,第八句还要再敲一敲。

12、重阳  段政新


仲秋未饮桂花酒,开罈只待九月九。

高朋远客约来聚,南天巧云变苍狗。

二胡檀板杂三弦,老歌新调竟腔圆。

唐人街上夜无眠,手机屏中跑旱船。 

[简评]前半写节序,带出聚饮,后半写唱歌,尾联出人意料,把气氛渲染到极致。感觉略微浅点。


13、重阳作业  王成森


出门南望何处高?剪叶秋风正似刀。

九日青旗频招引,牵襟扯袂是吾曹。

征鸿欲去仍回眼,茱萸词客倒金蕉。

垂白未必惊心事,锦绣诗囊各在腰。

[简评]豪气不减,一气灌注第四六八句都是典型的古风语句。未转韵,不太合乎要求。

14、秋日登大孤山  许清忠


不着风雨也重阳,游人嚷嚷几断肠。

忽寒忽暖惊岁月,身后身前两茫茫。

黄叶飘萧吹满袖,青衫单薄寒欲透。

气喘吁吁苦登高,叵奈腰身不如旧。

[简评]前半平实中有大气,后半写景中带叙述,尾二句乃耆者真实写照。感觉结尾却少点儿升华。

15、重阳感赋  陈旭


西下斜阳凝寒烟,新菊冷露垂涓涓。

老去风怀谁知惜,归巢暮鸦飞翩翩。

荷塘落尽霜荷叶,秋水澄清鱼不歇。

几时心绪似鱼闲,隔水遥观上弦月。

[自评]前半多用景物点染出秋色,第三四句有比兴,后半转换视点,落在小处,点出忙里难闲的遗憾。前半入韵句都用三平脚,突出古风特色,后半入律,追求古绝句特色。

16、戊戌重阳偕士林、志成、德学等乡友午饮后登望石山  王沛君


老乡呼得三五友,南窗听涛品菊酒。

醉罢犹觉兴未尽,相携石山漫步走。

赏岭赏枫赏花黄,登临何计晚风凉。

极眸夕晖烟霞处,关东当是更莽苍。

[简评]前四句写赏菊品酒过重阳,倒也风雅,但旋即写乘兴游山,运笔曲折,后四句写景中引出思乡主题,结尾看似轻轻一笔,但极沉重。是进层加倍的写法。

17、又重阳  姜彦伟

白草苍苍川上哀,云隐雁声天际埋。

萧萧落木逐碧水,碧水遥映菊花台。

霜染菊芬酌新酒,痛饮重阳人依旧。

又近佳期赴东篱,谁与共约黄昏后。

[简评]前四句写景,声情激越,后半部分写节日风俗,尾二句用易安词境界,倒也贴切。


18、重阳  王洪波


故人相问不相见,举酒登高独开宴。

相看曾是旧菊花,宵雨西窗湿罗扇。

醉里出郭乘鹤游,梦游仙山九重楼。

天上笑比人间好,借把梵声解清愁。

[简评]前半首郁塞,后半首洒脱,虚实结合,虚处落笔较多,比较空灵。第二句不对,自斟自饮不是开宴;第五句“吓人”。



19、重阳  文/天涯


西风渐冷菊花黄,流年似水又重阳。

遍插茱萸登高处,信手拈来是秋香。

天边雁字催人老,远望家山云渺渺。

纵使千帆皆看尽,世间唯有情难了。

[简评]前四句由插茱萸引发开去,第四句含蓄有味。后半段借雁字联想而下,第五句耐寻味。结尾二句有点自相矛盾。


20、重阳  潘玉红


又见故园秋叶黄,阶前零落菊花香。

一时倩影从难现,岁岁茕身此易伤。

每忆当年君与别,回眸往事去何绝。

红尘忧怨蹉跎中,风雨一生白头结。

[简评]怀人主题突出,首二句秋景即垫下基调,后六句转为抒情,前四句百转千回,尾二句更是重重的感叹。“君与别”,直接用“与君别”即可。


21、收到儿子单位重阳节敬老津贴有感  高合英

秋雨秋风染秋黄,飘零落叶说寒凉。

金菊应节迎霜绽,岁岁年年探重阳。

寄语频祝九九好,我道重阳与我早。

慢闪二目对菱花,忽觉鬓苍容已老。

[简评]前半首赋重阳秋景,探字似有暗示,后四句点题,结构不错。前后之间缺少点过渡,第七句不像古风语言。

22、姑母去世有寄  高合英

噩耗传来悲难藏,热泪滚滚欲断肠。

手拍棺椁声声唤,不见回音来耳旁。

渺渺遥遥天堂路,只能梦里亲情诉。

明年秋深探荒山,蓬草凄凄掩孤墓。

[简评]首二句重起,三四句拔高,第四句用情很深,后半部分荡开,尾二句设想明年扫墓所见,用意幽怨绵长,是虚笔见灵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辰翼凌反复验证过苏浅安说过的那句话“洛子溪对你有意思。” 最终他确定那只是一种苏浅安摆弄出来的乌龙。 洛子溪对他是...
    吾家如意阅读 3,114评论 0 1
  • 我记得很久以前上过一次婚恋培训课。讲到爱的五种能力,有情绪管理、述情、共情、允许、影响。 第五个“影响”给我的记忆...
    柠檬悦儿阅读 3,680评论 3 6
  • 一、儿时的傻呆呆地盯着某一个事物,场景。 1、小时候,母亲经常在炕下的灶膛里,借着锅下的余火,烤干我半湿的棉鞋。窗...
    解放的解阅读 1,534评论 1 0
  • 原文来自剽悍晨读2018-04-27期 (43-小白) 作为刚工作新人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得到周围同事的称赞老板的赏...
    小白怎么了阅读 2,3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