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一个不从众的人,虽然他一直强调他的公司是普通公司,他找不到优秀的、专业的员工,但他是一个思维不那么普通的人,就从一个故事就可以看出:他在三十多岁了开始尝试从小到大的愿望——无人机,别人以为他在玩,其实那是他一直渴望体验的,而后,到了如今,这成为了他公司业务的一部分,也就是无人机航拍,前不久我还做了一些月份对比图。
他一直一直告诉我,我是一个优秀的人,不是一个普通人,他一直强调这一点。其实我从到公司的第一天是经历了审美震惊的,技术员的着装,几个貌似管理层员工的大呼小叫。
他是我最近工作的公司的总裁。
这几天,我也确实很难受,真的很难受,要和一群让我不太舒服的人打交道,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要在这个小镇上我曾经看不起的地方工作,我和那里的氛围不太合。
同时我也经历着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不适合那份工作是因为自己没有认真做,是因为我没有尽全力,公司里有人也能看出我没有尽全力,有人甚至一定会私底下讨论我,讲我坏话,认为她不就是老板朋友的孩子,过来假借老板的名义“耀武扬威”么?
自我怀疑和在不适合的氛围里工作,是我痛苦的主要原因,一边质疑着自己是否真的就如此普通,一边做着有些令人难受的事。
好吧,我又在抱怨了,我承认,我又在抱怨了。
今天其实我又经历了一阵子的迷茫,我是做故事疗愈师的个人品牌作为自由职业,还是再去试几份工作?我需要去尝试文案吗?室内设计我适合做吗?我今生是成为“打工族”上一辈子班,还是真的去做自由职业者,或开启自主创业呢?
我适合什么?我适合什么工作、什么生活方式?其实我给不出自己答案。
曾经有一位形象老师告诉我,不用着急,去尝试各种事,直到找到自己的擅长。今日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工作中的热情没有那么重要,只要做擅长的事创造了自主性和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便会拥有热情。
我想起自己曾经拥有过的职业自信:在上海市区办过的都市方糖读书会,周五晚带领白领们放松身心、聆听内在声音;在校园时担任领导者,组织了班级的“团建”,分享非暴力沟通,组织了几个带动班级成员沟通互动和体验整体团结性的游戏,当时的班主任很看好我、也很欣赏我,总把重要的工作安排给我;在学校里的一次骨干培训活动中,我担任领导者带领一群小伙伴组织公众号内容编辑,把食堂菜单公布在了公众号上......
领导者的身份,总让我感到自信与从容,也让我有成就感,而带领别人做一些事,也是能让我有幸福感和对自己的认可的事。
我以为曾经历过迷茫与大幅度的探索,便不需要再迷茫了。然而,迷茫又来了,它又来了,我有时仍然不知道未来要从事什么。总之没钱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