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人来说,最能进入那个人心中的,不仅是他内心最喜爱的某件事,还有某些人。在他临死时回顾一生,或许会为了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也许会为了虚度年华而感到悔恨,但绝不会觉得空虚。因为他的内心装有自己热爱的事业与难忘的人,也因此有了继续下去的信心与动力,指引前行。
在充满着霉臭的阴暗小屋中,在一块不见天日的角落,我一直蜷伏在那儿,已经许久了。也确曾站起过,碰到了头,努力向上撑,可无论如何也站的不直。头破血流之后,便有人强行的拉着我蹲了下来,继续蜷伏在同一个角落里。
从我四月份入简书以来,本意是想要排遣这无聊的日子,但在写作的过程中却逐渐的喜欢上这一东西。习惯在简书上写读书笔记、习惯在简书上写自己的内心世界、习惯在简书上写最近发生的事,虽没人驻足,但也乐于自写自唱。
与其他平庸的人相同,直到现在我也没翻出多大的浪,没取得一个像样的成绩给那些从来就反对我的人看看,但好在还有些许时间。
既然是官方专题组织的活动,事后肯定是要写篇与此活动主题相关文章来交差的,花如此多篇幅来介绍自己怎么能行。既然这活动的主题叫做“不言之教”,那么我关于此写的文章也非常简单,直接交上去一篇空白文就行了。既然为“不言之教”,既然不言,那么我也不言,关于教,自在我心中!
开个玩笑。
虽然这种说法也正确,没点逻辑基础的人会感到非常棘手,明明知道这是错的但就是说不出错在哪儿。其实我们只是关于要写的文章的定义不同,导致了两者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同。
活动前几天,我收到了一个群里一位远在北京的朋友要来成都的消息,或许是专为了此次活动,但对于我来说,更多的却是感激。活动的前一天,她来到了成都,那天我也起的很早洗漱之后就赶往机场接机。
大约是在中午时候,我见到了她——比我大了十一岁的温柔的大姐姐。随后,我就带她(其实是她带着我)到处去逛、到处走走看看。之后,她说,她其实非常羡慕我,能够在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中生活。
途中,她也和我聊了许多关于她所知道的历史知识,并推荐了我几本好书,但除了记在手机里的几本,其余的几乎不记得了,很是抱歉。
翌日,活动在博物馆里成功举办,当讲解员不厌其烦的在一幅幅画作前为大家讲解时,我却自己一个人东逛逛、西看看,与讲解员的言语相比,自己的感悟才最为重要。
画很长,我只拍了其中一小截,图中两个瘦如骨柴长相似鬼的人正帮着一条龙走着,而龙一直是作为中华民族象征而存在的一种神话传说,而画中的龙却被作者所描绘如此丑陋的猎人们牵着走,也体现出了作者想要反映出那时人民的丑恶与离经叛道。
关于美学,限于年龄,也没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把一副小学生的画说成是某某大师的画作,大部分人也会把这幅画捧到天上去。对于同一幅画,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也怪不得那句鸡汤“生活很美,只是你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在这次活动中,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并不只是关于知识,而对我来说更多的是认识到了新的朋友,让我意识到除我之外还有一群如此有趣的人与我有着同样的爱好,在我前方之路放一盏明灯,指引前行。
我并没有同许多人一般的文笔,其笔下优美的文字令人读着非常舒心,像在纸上跃跃跳动、起舞着的精灵,这也是我最大的问题所在。对于此,姐姐也与我讲了讲具体的解决方法,确实,手上那些思考性强的书该放一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