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时间要“郑重”,即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最理想的时间观是一种平衡的时间观念,混合多种时间视角:积极过去视角;适度的未来目标视角;适度的享乐视角;同时要尽量少一些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多做“长半衰期”事件,譬如多读经典作品。
要让时间慢下来,体会时间的深度,就要找到并保持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人生的四种格局是:看不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客观的现实困难,还有我们的思维惯性,赛道假设、低关联假设、僵固型心智、零和博弈是常见的四种隐含假设。
我们可以使用目标悬置、能力嫁接、特性改造等新的思维框架来重新思考自己的境况,发现人生更多的可能。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要了解自己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不畏惧做出改变。
勇于构建自己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自我防卫”的心态,和对“沉没成本”的固执。
要顺利地进行多线程工作,就要区分可以中断和不能中断的工作,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用自己的核心思考区间去完成一段完整的思考和行动。
有时候,我们可以边做边学,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经验和智慧,即“三行而后思” 。
成为一名好的提问者,是成为好的学习者的第一步。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要学会解码信息,对新知识进行深层加工,扩展知识系统以适应解决不同问题的需要。
你掌握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可以通过写作、游戏、设计进行知识操练。
在操练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不同知识发生化学作用。知识融合的方式大体包括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
我们有必要对每天接收的信息进行“断舍离”,过滤掉其中不必要的部分。方法包括:精选信息源、远离潮流、重事实轻评论、定期闭关等。
我们可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从删减、浓缩、模式化三个方面探索简化思维和表达之道。
重视潜意识的作用,可以通过“晨间笔记”有意识地唤醒潜意识;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入一些随机和混乱的情境,混乱是秩序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混乱颠覆固有的、模式化的思维习惯,也许能构建出新的秩序。
图解思考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所思考的内容本身,自行创造或设计与其相匹配的图形式样。我们可以不拘一格但审慎选择,使用流程图和结构图帮助思考。
我们在思考中很难做到十分周密,可以利用矩阵和清单工具尽量让思维少一些漏洞。
按照“特有(exclusive)——普遍(inclusive)”和“恒定(stable)——发展(developable)”两个维度,即“杰出才能只属于少数人还是具有普遍性”和“才能是固定的还是可以发展的”,可以把才能观分为四种类型。
“普遍——恒定”的才能观认为人的才能是多种多样的,且与智力、个性、动机、知识和经验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都有关。人需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
心理研究发现,成长型心智的人所取得的成就明显高于僵固型心智的人,换句话说,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并不断为之努力,就真的会变得更好。
学习时要主动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这是非常必要的提升学习效果的手段。
长期坚持一件事而不感到痛苦的法则应该是,让自己收获的满足感超过所有付出,即用兴趣和激情驱动自己继续做下去。
大学生应该让自己不只是学习者,也是探索者。
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取代。不必过度追求社会认同,尽管去做“酷”的事情,重新发现事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