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某人成天骂你傻叉,在西方叙事中他是“伟人”,你会舔着脸膜拜?还是多个心眼、看看咒骂外有无伤害?
英国学者郎沃斯出名于维护丘相,专职洗白,他深刨过丘文字中的“歧视语”,包括:
14处negro指黑人
5处babu指印度人
83处chink和2处pigtails指“其他东方人Othereasterners”,有意绕开了“中国人”一词。
但pigtails实在难听,没法绕开,郎沃斯只好去强调上下文语境,这两处是:
-1. 朝鲜战争前,有人担心志愿军的规模,丘吉尔轻蔑回应“四百万条猪辫子成不了军队”。
-2. 1954年,英国工党派员访华时,丘吉尔撇嘴“我讨厌那些长着眯缝眼、留着猪辫子的人”。
我曾买过丘的大部头英文原著,花了不少钱。开初没怎么留意,直到仔细查找与香港相关的内容时,越看越恶心。
中国“丘粉”痴迷于澎湃的丘氏文字时,有几个人想过中译本已经“美颜”?
Emm……先放下情绪,重点看有无伤害。
收回香港主权,国内有很多人研究,书籍和学术论文数量不少。但没人整理过附注丘相言论的《大事表》。
那我就花点时间,用简单罗列而非评论的方式来侧写伤害。全文共4段,有点像故事大纲,充满博弈,张力十足。
欢迎复制粘贴,或者,使用本文去搭建百科词条,让更多人帮忙补充编辑,善莫大焉,谢谢。
如果你认为chink和pigtails不伤大雅,建议绕道,免得瓜吵。

……香港沦陷
1921年11月,华盛顿裁军会议,丘吉尔向美国妥协,香港防务被削减。
1931年,九一八事变,英国亲日。
1933年,香港抖抖索索拿了500万英镑建设炮台和醉酒湾防线。
1937年,日全面侵华,港九建防空洞。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香港增加防空设施(等着挨炸)。
1939年
2月,海南岛沦陷,香港四面受敌。
8月,日军攻占深圳和沙头角,封锁中英边界,澳门成为香港的唯一通道。
1940年
6月,港督罗富国宣布撤离欧籍妇孺。
7月,日本御前会议定出两大国策,准备南进。
11月,丘吉尔决定将防线设在马来亚一线,驻港兵力不增加。
1941年
1月,英远东军总司令请求增兵援港,丘吉尔拒绝,理由如下:
“这种要求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日本对我们宣战,无论防守还是驰援,都毫无希望。明知增援会蒙受更多损失,却要求增兵是极不明智的。不单止不应增兵,反而应将驻军减少到象征性的程度……我宁愿我们在那里的驻军更少些”。
2月,日军加紧封锁边界。丘吉尔“谄媚”日本驻英大使重光葵:
“英国绝无与日本开战的企图,英国人民对日本人民始终抱有如一的深情,请您务必转达我的善意”。
“英国对日本发展成大国没有任何反感,我们希望避免冲突,并为战后发展友好关系铺平道路”。
3-4月,日军在沙头角加沙包和电网,封锁南头和深圳。
7月,已退休的港军司令贾乃锡建议增兵,丘吉尔不置可否。
9月4日,贾乃锡再次要求增兵。
9月19日,丘吉尔电报加拿大,要求派一或两个营到港。
10月2日,加拿大同意派兵(拖了半个月)。
11月16日,加拿大两个营(1973人)抵港,英军总人数1.4万余人。
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
12月8日,日军进攻香港。
12月21日,日军登陆港岛。
12月25日,香港总督杨慕琦宣布投降,香港沦陷。
英军除阵亡1555人外,其余皆打白旗缴枪,而香港平民死伤和失踪约40万。
看完上述,你觉得香港在丘吉尔眼里有多重要?他对香港沦陷该承担多少责任?

…… 废除不平等条约
1942年
年初,日本与汪伪谈判交还租界及废除日本治外法权。同时,用废除不平等条约诱降蒋介石。
日本大肆宣传:英美用不平等条约奴役中国人,不道德不正义。
10月下旬,中美开始谈判废约。罗斯福建议英国同步,最好趁日本还未与汪伪签约,抢先行动。
10月28日,英驻华大使薛穆与中国正式谈判,涉及到香港时,出现矛盾。
蒋介石指示宋子文争取收回九龙,否则不签约。宋美龄主张在香港问题上坚持立场。
丘吉尔在内阁会议上强调,香港九龙新界是英国所有,“坚持下去,决不放弃大英帝国的任何一方领地”
薛穆按丘吉尔指示,在香港九龙问题上寸步不让,还表示若中国再提香港,谈判可能无疾而终。
11月17日,宋美龄赴美,蒋介石叮嘱她向罗斯福表明对香港的立场。
宋美龄赴美后与罗斯福夫人见面,希望其敦促罗斯福支持中国收回香港。
罗斯福对宋美龄的请求表示同情,但对英国施压表示为难。
11月30日,中英谈判陷入僵局,丘吉尔宣称:
“如果说香港是大英帝国的领土,那么九龙和新界也自然是归我们大英帝国所有。我们决不会在这个关键性的大事上作任何妥协和让步,九龙至少在我的任上不会易手他人!”
宋美龄电报蒋介石,暗示应暂时放弃香港主权声索,以免影响中英美关系。蒋介石态度开始软化。
期间,日本占据道德制高点,大做文章,一场“谁先废除谁就文明”的竞赛开始倒计时。
12月21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为完成大东亚战争对华处理根本方针》,决定“加强〔汪〕国民政府的政治力量”,对租界治外法权等“设法尽速予以撤销或调整”,使汪伪“广收人心”。
日汪举动刺激了蒋介石,他想中美先签约,但美英约定“需同时行动”,蒋日记:“美英新约不能在元旦如期举行,乃为平生遗憾,更知外交被动之苦也”。

1943年
1月9日,日本与汪伪抢先签约,同时,汪伪政府代表中国向美英正式宣战。
按《关于交还租界及撤废治外法权等之协定》,日本交还上海和厦门的公共租界、各地的日租界、北平使馆区,废除日本在华的治外法权。
1月10日,《盛京时报》头版《日本返还租界,同时撤废治外法权,较英美对渝欺骗手段不可同日而语》。
1月11日,《新民报》头版《日撤废在华治外法权,美国大感惊愕狼狈》。
同日,美英与中国签订《中美新约》《中英新约》。英方拒绝在新约中写明归还香港、九龙。
其实,英国在中国的7处租界和香港早已被日本占领,所谓归还就是做个样子。
1月13日,《新民报》头版《英美渝恬不知耻,签订撤废治外法权条约,暴露英美常套欺骗政策》。
1月14日,丘吉尔授意其大臣在议会强调:香港地位不因新约签订而改变,九龙99年租期在战后也不会停止。
1月21日,中国向英国提交照会:中国政府保留日后重行提请讨论香港九龙问题之权。

2月,丘吉尔让其政府发出行政令:在华公司一律去香港注册(表明其战后重占香港的决心)。
2月~3月,宋美龄在美国多地演讲,阐明中国收复香港的愿望。
期间,罗斯福对宋子文、宋美龄主动表示,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台湾和香港,战后应该归还中国。
3月17日,宋子文电告蒋介石,罗斯福计划与英国商谈“香港交还中国事,但望中国辟香港九龙为自由港”。
3月19日,蒋介石召集会议,讨论美国提议,决定把旧九龙割让区辟为自由港。
看完上述,你觉得丘吉尔对中国的伤害有几分?和日本鬼子又区别几分?

…… 开罗会议
1943年
11月21日,罗斯福告诉史迪威等人:
“在会场上升起中国国旗,第二天,蒋介石就会作出一个漂亮的姿态,让香港成为自由港。这就是处理香港问题的方法”。
11月22日,罗斯福与蒋介石单独会晤,提出战后香港归还中国并改为国际自由港。蒋介石同意,并请罗先与英国讨论。
11月23日,三国巨头会晤。
- 丘吉尔“先生们,请注意,香港是英国领土。”
- 蒋介石“过去英国以暴力入侵中国,与清廷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国民政府概不予承认,战后随时可以收回香港。”
- 丘吉尔“既然盟国共同致力于战胜日本,为什么英国还要像日本那样,遭受领土被剥夺的惩罚?”
11月25日,罗斯福对蒋介石“慨然叹曰”:
- “现在所最令人痛苦的就是丘吉尔的问题”。
- “英国总不愿中国成为强国。”
蒋介石日记“开罗会议之经验,英国决不肯牺牲丝毫之利益以济他人......英国之自私与贻害,诚不愧为帝国主义之楷模矣。”
会议期间,丘吉尔还有以下言论:
“我不能‘把重庆政府看作代表一个世界大国’”。
“把中国说成同英国、美国或苏联同等的世界大国,是完全不真实的,所以我不同意这样声明”。——罗斯福提出四大国构想,丘吉尔跺脚反对。
“在这场可怕的斗争最艰难的时刻,你我之间的任何严重分歧都会使我感到非常痛心,并且肯定会深深地危害我们两国的利益”——丘吉尔向罗斯福表白。
“我当国王的首席大臣,并不是为了主持清算大英帝国”。——丘吉尔在英美会议上的讲话。
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未提及战后香港的归属。

1944年
7月10日,丘吉尔主持讨论香港未来方案。
确定“战后恢复英国殖民统治、绝对不允许半点讨论”,决定用英国武装力量独立收复香港。
10月底,丘吉尔向其内阁成员表示:支持俄国牺牲中国利益,为英国重返香港制造先例。
“向俄国提供在远东的战争的目标是绝对必要的,俄国提出的任何牺牲中国利益的战争赔偿要求,都将有利于我们解决香港问题”
看完上述,你觉得我们在客观之外,应不应该有点小情绪?

……香港受降
1945年
1月6日,罗斯福国情咨文“中国人民在长达7年多的时间里,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在亚洲牵制住了大量的敌军”。
2月,雅尔塔会议,香港问题未得到解决。
- 罗斯福“大连应该以某种国际控制的方式被辟为自由港,希望英国把香港主权交还中国,使其成为国际化自由港”。
- 丘吉尔“如果中国根据总统建议提出香港问题,那么,讨论该争端时,中国和英国都不得投票……英国决不会归还香港……最终,英国还是可以一票否决”。
斯大林“中国希望香港问题得到解决,中国不会孤立”。
4月初,美驻华大使赫尔利出访英国,提到香港问题时,丘吉尔相当霸气:
“只有跨过我的尸体,才能从英帝国手中拿走香港……英帝国不准备放弃任何东西,英国不受《大西洋宪章》条款的约束,誓死不愿将香港归还给中国”。
4月12日,罗斯福逝世。
8月初,中国外交部草拟《收回香港问题》文件,建议趁日本战败之机收回香港。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同日,杜鲁门授权麦克阿瑟发布第一号命令,规定凡在中华民国、台湾、越南及北纬16度以北地区的日军,均向蒋介石投降。
8月16日,英国照会中国:正在安排派遣军队,重新占领香港,并恢复英国主权。
同日,外交部次长吴国桢召见英驻华大使薛穆,要求英国遵守麦克阿瑟将军的受降总命令。
同日,吴国桢还召见了美驻华大使赫尔利,请他把蒋介石以私人名义写的信转交杜鲁门。信中表示,香港属于中国战区,英国若派海军接收香港,违反盟国规定。
8月18日,英国首相艾德礼致电杜鲁门,称香港是英国领土,欢迎蒋介石派代表参与受降,请求美国指示在港日军向英军投降。
8月19日,薛穆向吴国桢递交一份备忘录,强调英军接受日军投降事关英国至高无上的荣誉(继续对中国施压)。
8月20日,薛穆告诉吴国桢,美国已授权英国接受在港日军的投降。
8月21日,蒋介石致函杜鲁门“请不要对波茨坦公告和盟国最高统帅所发出的受降条款作片面的改变......”
8月22日,杜鲁门指示麦克阿瑟通知在港日军向英军投降。
同日,蒋介石致电杜鲁门:
“为了不使您为难,我提出如下建议:日本在香港的部队应向我的代表投降;投降仪式将邀请美国和英国的代表参加;在受降后,由我授权英国部队登陆并重行占领香港。”
8月23日,杜鲁门复电:不应该因投降仪式而制造麻烦……蒋介石只好让步。
同日,詹逊接到上司电报,英特遣舰队从菲律宾的美国海军基地出发,赶赴香港。
8月24日,麦克阿瑟命令在港日军向英军投降
8月25日,英特遣舰队驶抵香港以南的中国海面。
8月27日,詹逊向港人发表广播讲话,宣布英国舰队即将抵港,接受日军投降,恢复英国在港统治。
同日,薛穆通知重庆,英国只欢迎蒋介石授权中美各1名军官出席受降仪式,不接受英国军官作为中国代表。
8月30日,英特遣舰队驶入维多利亚港。
9月1日,英军司令官夏悫宣布成立香港临时军政府。
同日,英国政府知会重庆,同意由蒋介石委托夏悫作为其代表。
同日,中国军事代表团飞抵香港,与临时军政府谈判受降事宜。
9月16日,夏悫以双重代表身份举行受降仪式,香港重回英国统治。
其间,英军以香港解放者自居,无视中国同样参加受降,严禁悬挂中国国旗庆祝胜利。
1946年5月1日,被日军囚禁的前港督杨慕琦返港,重任总督,完全恢复了英国对香港的统治。
看完上述,你是否跟我一样憋屈、无奈、叹息?就算有情绪,也无能无力。
所以,身为一介小民,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花钱买的丘式大部头塞进碎纸机,切成纸屑,免得脏我的眼睛。


…… 小小脑洞
假如:丘相在欧战前蹬直了双腿,二次世界大战还会不会发生?(详见后文《丘吉尔为什么说二战是一场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战争?》)
假如:罗斯福“先亚后欧”或者“欧亚并重”,丘吉尔是否还会如此“伟大”?(详见后文《丘吉尔与人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
截至本文,我写的丘氏系列文章已有7篇,链接如下:
《丘吉尔说:我的一边坐着庞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美国野牛......》
《英国是美苏冷战的“始作俑者”吗?“不可思议行动”译文节选》
《让后人直飙寒气,代号“不可思议行动”的“淘气计划”,二战结束前悄悄出炉。》
《丘吉尔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书中内容的可信度有几分?》(被平台审核,请移步知乎或豆瓣阅读)
《为什么说丘吉尔是“战争贩子”?》(被平台审核,请移步知乎或豆瓣阅读)
——END——
【关键词】丘吉尔香港不平等条约英军日本中国投降租界开罗会议受降罗斯福麦克阿瑟杜鲁门英国香港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