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过多会不会宠坏了孩子?
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跟孩子将来与他人的关系有何关联?
我相信不少家长会对上面的问题感兴趣,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今天就向大家分享一本最近看的书。
书名叫《你为什么还不开始?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作者是英国的安妮·鲁尼,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她撰写了多部关于历史、哲学和科学的畅销书。在这本书中,作者引领我们探讨了27个与心理学有关的问题,帮助人们理解如何学习、如何解读世界、如何与他人互动以及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中就说到了关于“关怀是否会宠坏孩子”这个议题。
书中说到:
在成长初期,儿童通过与母亲的互动或其他主要依恋关系学习如何为人处世,从而将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模式内化。通过学习他们得到了一些非常重要、让他们终身受益的经验:
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自己的情感需求会得到满足
在探索世界的同时,自己有一个“安全基地”
在这段内容中,作者提到了儿童在与母亲的互动中会形成他们的依恋关系模式,这个依恋关系模式中包含了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看法,形成了影响终身的价值感、信任感和安全感。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哈洛于1958年进行了一项对心理学有重大影响的恒河猴实验。这个实验如果放在今天是不会被允许的。实验论证了母亲的意义不仅仅是营养的来源。
哈洛将刚出生的恒河猴从它们的母亲身边带走,把它们喂养在笼子里。实验最初看到这些被独立关着的小猴,在心理上与由父母养育的猴子非常不同,其中一个现象是,当身边没有其他柔软物的时候,猴宝宝会抓着自己的尿布不放手。
哈洛用金属丝和木头分别为被实验的小猴做成假妈妈,小猴会对假妈妈产生感情。随后,哈洛又做了一批假妈妈,一部分假妈妈是光秃秃的金属丝框架,另一部分假妈妈用柔软的布料将金属框架包裹住。在每个小猴的笼子里都放入一只“布妈妈”和一只“金属妈妈”,并在两个“妈妈”中的任意一个身上配备了奶瓶。实验结果是,不论奶瓶是配备在“布妈妈”还是“金属妈妈”身上,猴宝宝都更喜欢“布妈妈”。在遇到惊吓的时候,猴宝宝也是到柔软、温暖的“布妈妈”那里寻求安慰。
实验证明,母亲的存在和情感关怀在儿童的发展中至关重要,母亲或者养育者对于儿童的成长,不仅仅是生理营养的来源,还是心理营养的来源。养育者的情感关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儿童依恋关系的形成和未来人际关系的模式。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在研究儿童的依恋关系过程中发现,婴儿通过哭泣、微笑等行为来鼓励父母和他互动,对婴儿的刺激做出反应也是父母进化过程中的本能反应。如果父母忽略婴儿的刺激和拒绝互动,可能会给婴儿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心理结构中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婴儿时期,这个安全基地更多是由妈妈承担。如果妈妈是个“足够好”的妈妈,这个妈妈所担任的安全基地就会内化为孩子心中的安全基地,孩子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
孩子的早期关系里,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得到父母尤其是妈妈的回应,接受到“身边有人在帮我”的信号,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会体验到爱和信任,对他人和环境产生良好印象,他也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从而形成安全型依恋人格,长大后能够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孩子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不同情况会形成不同的依恋模式。如果缺乏母爱会形成回避型依恋;由于妈妈的爱并非始终如一,会导致孩子对妈妈又爱又恨,形成矛盾型依恋;因为妈妈的虐待会导致混乱型依恋。这些“不足够好”的妈妈形成不了孩子的安全基地,孩子心中也内化不到安全基地,他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认为自己是不受父母欢迎的,也基本上不受任何人欢迎,缺乏自信,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安全基地,对他人和环境缺乏信任和安全感。
当父母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不会纠结于“关怀是否会宠坏孩子”这个问题了。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理营养,有爱还需要有正确的关怀方式,当孩子向妈妈发出互动“邀请”信号的时候,请给予及时、恰当的回应,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自然就能帮孩子内化他的安全基地,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拥有探索世界、改变世界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