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红绿灯上显示着最后十秒的倒计时,我拉着小女儿正走到半途,赶紧和她一路小跑,赶在变红灯前踏上了对面的人行道。
人行道往前走几步是正对着商厦的一座喷泉,四股泉水往上喷涌,溅射在周围的假山假石上。小女儿口中念出五个字,语速较快,我没有完全听清楚。但在另一边的妈妈似乎已经听清了小女儿的话,表扬她真厉害。
我问孩子妈妈,小女儿说了什么?值得你这么表扬她。妈妈回答,刚才你没有听清吗?她说的是“清泉石上流”这句诗,形容的是刚才她看到的那喷泉水溅落在假山假石上的场景,你说她用的贴切吗?
回头看了一眼那座喷泉,不得不承认小女儿刚才引用的那句王维的诗确实是对这一现实场景几位贴切的形容了,这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一直以来,我对小孩子背诵大量古诗词的态度是既不反对也不支持。原因在于,我总感觉对于小孩子而言,学习语言的首要任务是能准确地使用白话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古诗词对于小孩子而言,可能仅仅局限于背诵而已,要理解其中的含意并且以此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光靠简单的背诵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很多诗句缺乏与当时写作者相同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相同的场景,是没有办法理解真正的含义的,更不要说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但是,孩子妈妈从其自身的职业经验出发,始终坚持鼓励孩子多读多背古诗词,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很多电视台都举办古诗词的大赛,掀起了一阵“诗词热”,进一步激发了她和孩子们对古诗词的背诵热情。
我们全家也搞过简易的古诗词比赛:每天晚上,全家人围坐一起轮流,一人一首背诵古诗词,不得重复。首先“卡壳”的人被淘汰出游戏,在最后的一对一角逐中胜出的,为最后的赢家。这个游戏尽管形式相当简单,但真的在进行过程中,难度极大。对于我而言,往往进行了三五轮之后就“弹尽粮绝”了,因为家中四个人每人一首且不得重复,五轮之后就是使用过二十首诗词了,对于平时不管住古诗词的我而言,所能原原本本掌握的古诗词也就在十几首左右。这个游戏对孩子而言确实有非常大的趣味性。对抗中的胜利和趣味性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背诵古诗词的热情。尽管如此,但我依旧认为这对于孩子理解古诗词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然而,今天小宝脱口而出的这句古诗词,却不得不要让我调整一些既有的观念了。根据孩子妈妈的介绍,这首诗是最近一个月内,她教小女儿反复背诵的,但期间并没有给她讲解过任一诗句的含义。不过事实证明,尽管没有讲解过诗中的含义,但这句简单明了的诗句,在小女儿的无数次背诵后已然让她明白了所描绘的场景,今天自然地用在形容喷泉上是再贴切也没有了。
小女儿的表现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现在回想自己对于唐诗宋词的印象也仅局限于小时候能够熟读熟背的那几首诗词以及几句经典的诗句上。小时候,也曾经专门翻读过《唐诗、宋词三百首》,但是我当时读诗背诗的方法是对很多诗词划出其中自认为比较好的句子来背诵,待到有用时就“拿来主义”一下。所以,这也导致了我在游戏中不能完整背诵诗词的最大不利。
而最关键的是在于今天小女儿的言行,让我知道很多诗句尽管看上去深奥,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熟读熟背的话,还是能够自然地体悟到其中说要表达的真实含义,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当然,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也并非是真的要把书读上一百遍,而应该是指把自己不能读懂的书籍通过反复的阅读和背诵来理解其中的内涵。通过反复阅读甚至背诵,把书中原本自己不清楚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悟结合起来理解,能够达到这一步就可算是把书读通了,小女儿在对“清泉石上流”这句诗的运用上,应该说就是体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