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笔写也是一种整理
有时候我们很想整理一下自己的资料,却总不能如愿进行。 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手上的资料太多了,不知道如何 整理才好。为什么会出现资料太多的情况呢?�肯定是因为没有 及时整理。
整理这件事,只要动手做一做,就会明白它有多困难。所以, 曾经被整理搞得疲惫不堪的人就会对整理、总结之类的事情敬 而远之。于是,他们永远只是孜孜不倦地读书,书读得越多知 识就增加得越快,材料也积累得越多,由此带来的整理工作肯 定会变得更加棘手。就这样,在恶性循环中,这个人成了一个 勤于学习,但几乎不会做成什么事的人。
那些要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常常这么对我说:“我要是不整理 一下思路的话,根本没法动笔! ”于是,他们磨磨蹭蹭地构思, 总是不肯写。耗到最后眼看时间不够用了,他们就开始焦虑不安。 从一个焦虑不安的脑袋里怎么可能冒出什么好的想法呢?所以, 每当他们跟我那样说时,我总会建议:“不如先写写看吧!”
假如我们一直不动笔,总是东想想西想想,脑子里一片混乱, 那么即使研究得再深入,资料搜集得再多,混乱的情况也不会 得到任何缓解。而动笔写就是一种整理,它可以帮你理清思路。 很多人会说:“怎么也不能这么就开始写啊!还是等构思得更清 楚一点儿再动笔吧!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归根结底是心里有 一种对整理的恐惧感,想为自己找借口,把开始整理的时间往 后推几天。他们这样做其实对自己毫无帮助,只会眼睁睁地看 着截止的H期不断逼近,一天更比一天焦躁不安。
动笔时不必有压力
决定动笔时不必有压力,要尽量轻松地开始。不要一开始 就想着一定得写出多么了不起的大作来,苛求自己的后果往往 是写不出漂亮的文章。没有人不想写好,但并不是想写好就能 写好的。所以不如放下心理负担去写,轻松开始反而会写得更 顺利。不仅是写论文,写报告书、写企划案等都是如此。
我这样说并非没有道理,不倌的话你可以看看这个例子: 有不少人小时候字写得很漂亮,但长大后写出来的字却连自己 都觉得寒碜,这经常叫人感到非常疑惑。其实道理很简单,因 为小时候写字是无心的,没想过要写多好,反倒越写越好。而 稍微受到一点儿表扬之后便产生了一种紧张的心理,觉得下次 写不好就不能受表扬了。这样一想,压力大了,自然很难再有 所提高。写文章也是如此,期望太高会影响水平的发挥。
所以,即使认为还没准备好,也要对己说:“没问题,可 以动笔了! ”这样一旦开始写,思路自然就会浮现出来,而且 越写脑子里的想法就会变得越清晰。
大脑是一个立体的世界,里面到处都是东西,它们可以同 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时我们就会觉得一发不可收拾,无法进 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而书写是线性的,我们一次只能画一条线。 就算脑海中有A和B两种想法间时存在,也不可能同时将两者 用书写的方式表达出来,必然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换句话说, 书写的过程就是把立体的思考传递到线性的语言上去。这就像 从乱七八糟的线团里理出一根线来一样,我们可以沿着这根线 慢慢把思维理清,继而解开头脑中的线团。
在我们习惯这样做之前,多少会有些抗拒心理,这是在所 难免的。不过,为了你能顺利写出漂亮的文章,试着在还没有 构思好时先写写看吧!
越写思路越清晰
我们头脑里有大量的东西等待着表现的机会,要是它们一 起蜂拥而上,我们写作时就会变得不知从何下手。别急,让它 们一个个按顺序来。按什么顺序写出来固然重要,但一开始就 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过多,恐怕就根本没法往下进行了。所以, 谁第一个冒出来就从谁写起吧,不必考虑太多。坚持这样写下 去,头脑会变得越来越清楚,很快就能理出一个正确的顺序来了。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事先我们想都没想过的精彩内容,也会在 这样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冒出来。
一旦幵始写就别停下,要一直快速地往前赶。如果在细节 上纠缠,反复涂改,那就会失去前进的势头,遇到一点点麻烦 就止步不前了。这就和骑自行车一样——全速前进的自行车非 常平稳,一点小小的障碍完全不会阻碍它的前进;而骑得很慢 的自行车,很容易就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石块而倒下。陀螺也是 一样的道理,越是速度快的陀螺转得越稳。
论文是需要反复修改才能最终成型的,但是不要中途写了 擦、擦了写,因为那样你就会逐渐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说些什么了。 一鼓作气把论文写完,然后再回过头去读,这样才能从容地推敲、 有效地修改和订正。有时修改不仅仅是部分的修改,而是要做 框架上的调整,也就是把中间的部分挪到开头,或者把最后面 的部分挪到最前面等等。诸如此类的“大手术”,如果不是论文 全部都完成了,又怎么可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做得很好呢?
大胆修改和舍弃
要婼第一稿修改得满目疮痍,那么就写第二稿。只是照抄 第一稿中的订正的话,没什么意义,应该努力把尽可能多的新 想法写进第二稿里去。如果反复推敲后,第二稿仍有较多修正, 那么就写第三稿。直到没有再改进的余地时才能作为定稿。一 定不能懒得重写,因为通过书写我们可以一点一点地进行思考
的整理,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写过程中也就自然掌握了升华思想 的方法。
除了动笔修改外,也可以找一个善于倾听的朋友,请他听 一听自己的想法,这对思考的整理也是很有帮助的。不过,有 时候我们的思路不能轻易告诉别人,原因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 详细说明。
如果实在无法找到倾听的人,就自己把写好的论文读一遍, 不要默读,要出声地读。这样如果有条理不清的地方,我们读 起来就会觉得不通顺,马上就能发现。声音对于思考的整理也 是非常有用的。《平家物语>广最早是说唱形式的作品,但在反 复传诵的过程中层层淬炼,最终出现了新的表达形式。阅读此 书时,虽然头绪纷繁复杂,但始终有条不紊,使人不禁钦佩作 者思路之清晰。其实,这并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功劳,若没有长 期以来说唱这部作品的琵琶法师们集体的智慧,恐怕我们今 天是无法看到这样一部巨著的。
要让我们的思维穿过各种形式的通道,这样整理才能不断 推进。光在脑子里想而无法整理出来的东西,就试着动笔写出 来,或者跟人讲一讲。最后要是能把写出来的东两大声朗读一遍, 效果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