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和伏羲是我国人类的祖先,都是人身龙尾。
大约4000年以前,中原大地有三个大部落,部落首领分别为北轩辕氏黄帝、西神农氏炎帝、东九黎族蚩尤。
富有创意的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和小船,还驯服了几种野兽为大家效力。炎帝就是相传中的神农氏,他最早教会族人使用火,然后又教大家种庄稼和制作农耕用具,他自己则亲尝百草,发明了中草药。生性好战的蚩尤有81个兄弟,个个凶猛无比。
炎帝和蚩尤为了争夺一块肥沃的土地,打起仗来,炎帝无力抵抗,便请求黄帝联合攻打。黄帝率领他的野兽所向披靡,蚩尤被打得落荒而逃,这就是有名的涿鹿之战。此后,黄帝就成了一个中原地区部落联盟首领。
为了统一,黄帝便确立了一个新的图腾“龙”。龙,是华夏民族最早认同的文化图腾。也是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成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皆是黄帝的直系后裔。
因为黄帝和炎帝本是近亲,二族又是联盟姻亲关系,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为炎黄子孙。
黄帝善于驯服猛兽,且能征善战,势力很强。而炎帝注重民生,在农耕社会,民以食为天,所以炎帝的影响力在黄帝之上。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后人称炎黄子孙的理由吧。
炎黄子孙的称谓,是对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的认可和尊崇。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据考古表明,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可见,“龙的传人”是一个早已深入人心的称谓。
龙是由多种动物组合而成的神兽,象征着华夏大地多民族、多文化 的融合凝聚。"龙图腾"不仅是华夏子孙的精神信仰,也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