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毕淑敏《孝心无价》
1、今天是母亲节,母亲离世已经整整五年,但我无法停止想念我的母亲。尽管手机群里充斥着五花八门对母亲们的祝福祝愿,在我内心,对母亲只有越来越多的敬意。今天这个特别的时日,我听不得手机群里关于母亲的歌曲,一听就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似乎每一句歌词,都在敲打我的灵魂;
2、对于父母与儿女的关系,我记得最深的,感觉写的最贴切、最动情的是毕淑敏《孝心无价》里面的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今天重温这句话,反问自己:我的来路是什么?我的归途在哪里?似乎依然是个新的思考话题。其实人生三大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前两个问题母亲已经给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资本,后面一个问题,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身的造化和努力了。
3、我的来路。从父母、姐姐过去的叙述中,我知道,当初我作为家里第一个男丁出生的时候,给了父母巨大的希望和欣喜,我母亲因此在月子里就吃了几十只鸡,这是当时在家里最高规格奖赏;作为生活在农村父母来说,这也是家族传宗接代、腰板挺直的最大的希望。虽然后来随着我两个弟弟的出生,这种欣喜逐步减弱,但因为我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好,每次升学都进入本地最好的学校,直至成为周边五里十乡为数不多的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我再次成为了父母眼中的骄傲和荣耀。我那个时候,内心其实是非常明白的,父母都是自小失去父母、孤苦伶仃、受尽欺辱的人,我来到我父母身边,就是来给他们希望、给他们骄傲、给他们幸福的。30岁前的我,我做到了这一点。
4、我的迷途。我不太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开始担心我。担心我的身体,担心我的事业,担心我不识身边人的好坏受到伤害......现在想起来,我那个时候,已经陷入我人生的迷途了:也许是忘记了什么,也许是丢失了什么,也许是我已经走错了路而不自知......那个时候,父母显然已经看到了某种东西,但又无法说服我,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剩下的只有担心。直到父母离开深圳,回到老家;直到母亲在无法停止的担心中离世......
5、我的归途。我相信,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有使命的。30岁之前,我是清晰的,所以我未曾辜负父母的期望,生活觉得充实而有价值;30岁之后,我却是迷糊的,我在重大的选择面前,一次又一次犯下不可逆转的诸多错误,离开轨道越走越远,生活陷入了混乱、窘迫的状态。这个时候,需要重新思考,我要到哪里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终极的含义无非就是,初心就是人生来路,始终就是人生归途。因此,我的人生归途,无需论证无需纠结无需创新,就是父母给我的来路指引——给父母骄傲,给周边人希望,给亲人以幸福。
6、深深夜色,点点繁星,万里长空中应该有一双母亲的眼睛,注视着我人生之路的缓缓延伸。我只希望在母亲注视的眼光中,少一些担心和忧虑,多一点欣慰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