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家与娘家相距百米,与婆家相距不足百里,不足百里风俗习惯却有所不同,年三十,婆家要煮肉,烙饼,中午大家聚在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写到这里我才想起我从未问过公婆,这是这里的习俗还是我们家独有的的传统。工作的原因,我们这些年都是晚上很晚才赶回家,很少能赶上丰盛热闹的午宴。今年难得有时间早点回家,多多少少有点小激动。二十九晚上我们全家总动员,整理,打包,清点回家要带的东西,生怕落下什么,我记得有一年爸爸让我买点好糖,回去了才想起糖没带。
吃过早饭,准备出发,俺娘俩大包小包,大箱小箱,一趟一趟往下运,老公整理后备箱,你俩要搬家吗?后备箱装不下了?水果零食,洗漱用品,换洗衣服、带给长辈的礼物、自己做的红烧肉(自我感觉不错,带回去显摆),本来还想带蒸鸡白菜,可惜做糊了。再一次清点无误,一切就绪,准备出发。百密一疏,初一早上发现没带梳子。
车子刚刚起步,停停停,给婆婆买的手机忘了带,好在想起来了,我气喘吁吁跑上去拿,还没出小区门口老公又停下车跑上楼再一次检查煤气,插头。想想,再想想,差不多了,开路。还要去和妈妈说一声,我们要回老家了,我跟女儿说,你姥姥肯定会这么说,结果出乎意料,妈妈只是说要我们路上注意安全,摇下车窗挥手再见,准备出发。看见妈妈又招手,再次摇下车窗,妈妈跑过来表情严肃的对我说,你们家是大户人家,你回去别惹老人生气,有什么不懂的,不知道的问你两个嫂子,听你两个嫂子的(话),看眼色,有点眼力劲,勤快点,别光知道疯疯。我和女儿同时大笑起来,听完妈妈的教导,我们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北京时间九点四十。
说说笑笑间到家了,大哥家的小孙子看见我叫阿姨,心中窃喜,转而涩涩的,平日里联系太少了。已经闻到煮肉的香味儿了,做菜的,贴春联的,煮肉的人人都在忙活,我这边站站,那边站站,站那儿都碍事,趁早闪人。
趁他们都在忙活,我考察并且成功参与一个两个亿的大项目。有时候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老公费尽心思也没求来一个敬业福,而我五分钟搞定,五福齐全,就坐等收钱,这么大的项目,一定要睁大眼睛,打起十二分精神,盯着手机,千万不能错过两个亿。结果有点意外,两个亿我仅分到1.88,落差实在太大,好在我神经比较大,心理素质好,很快就心理平衡了。重在参入,毕竟两个亿的项目不是人人都能参入的。
热闹的午宴结束了,收拾残局,包饺子,吃过晚饭,女儿早早就爬上惦记了很久的火炕,在女儿的邀请邀请下我也体验了一把,确实暖和。
我们卧室里一年就睡一晚的床铺,婆婆早早就给收拾好了,还给铺了电褥子,脖子以下是热的,整个头脸都是冰的,往年一过零点,鞭炮声一直持续到天亮,今年只听到几阵稀疏的鞭炮声,而我却一夜未眠。
往年天不亮就出去拜年,我紧跟着嫂子们,距离远了我就不搞不清是给谁拜年了,是三奶奶还是三娘娘?几乎转遍整个村子。今年天大亮了才出门,拜年也越来越流于形式,拜年的范围也越来越小,只去了本家的几个叔家,路上也碰上几波拜年的,没有往年那般热闹。
往年年初一,上午串门拜年,下午看看电视,今天我却发现电视几乎闲置起来,更多的是人守一块手机都在自娱自乐。年味越来越淡,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
年就这么过去了, 今天没有昨天那么阳光明媚,回来的路上隐隐下起密密的细雨也或是雪,心情也像阴霾的天气,阴沉沉的。
随手写来,没有修改,难免粗糙,将就看吧,就当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