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应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内脏活动及腺体分泌,受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不受意志所控制,所以称为自主神经。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分为两种:一种是器质性疾病症状,医院仪器是可以检查出来,90%以上患者都属于另一种非器质性疾病症状,普通检查是很难查出来异常,但患者躯体症状感觉明显。所以很多患者反映,到医院查不出来病情,但是患者自我感觉像得了大病似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常见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并其不及时预防还有很大危害。
但是很多人对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还是很陌生,针对这么多问题下面由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失眠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或病后及年迈,禀失眠的原因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 夜 不寐。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顽固 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失眠的判断
''偶尔失眠不是病,失眠症判断有标准''一句话简单概括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失眠是一种病,既然是一种病,它就有判断的标准。那么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失眠症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呢?
在生活中,很多人认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失眠并不是严重疾病,它只是一种症状表现,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失眠是一种病症的表现,如果长期得不到调理,那么会诱发其他并发症,对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医生指出,如果人们在平常生活当中连续一些日子或者仅仅只有一天睡不好觉,那么并不能算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失眠,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对日常生活习惯的调节,睡眠等就能自行恢复的情况下就能恢复正常。只有因常常出现失眠,经过长期的时间睡眠不正常,并且随着失眠症状的产生,白天身体有所不适感的话,那么才能称之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失眠症状。
偶尔失眠不是病 失眠症判断有标准:
一、夜间失眠,主要可以分为难以入睡、睡眠深度不够、容易醒来、梦多、或者是睡眠质量很差等。
二、第一条所说的失眠症状,如果每周至少三次以上或者三次,时间大概持续30天左右时就可定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失眠症。
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失眠症白天有明显的不适感,比如神疲乏力,头昏头胀,口干口苦,心慌心烦等,已经影响到了工作生活或学习,那么就可以完全判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失眠症了。
以上三点就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失眠症判断的标准,有失眠现象的朋友可以先自行判断一下自己是否患有失眠症,当然有疑问还是去找相关较为专业的医生诊断比较好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焦虑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焦虑型人格障碍以经常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及自卑为特征,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焦虑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要符合下述三项: 1.有特殊的行为模式:表现在情感、警觉性、冲动控制、感知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明显与众不同的态度和行为。2.具有的特殊行为模式是长期的,持续性的,不限于精神疾病发作期。3.其特殊行为模式具有普遍性,致使其社会适应不良。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焦虑持久和广泛的内心紧张及忧虑体验
以持久和广泛的内心紧张,及忧虑体验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一贯的自我敏感、不安全感,及自卑感; ②对遭排斥和批评过分敏感; ③不断追求被人接受和受到欢迎; ④除非得到保证被他人所接受和不会受到批评,否则拒绝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⑤惯于夸大生活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达到回避某种活动的程度,但无恐惧性回避; ⑥因''稳定''和''安全''的需要,生活方式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