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之有你,幸之有你不负遇见!
对待孩子从来都急不得,缓不得,重不得,轻不得,不得无章法,又不得过于章法,无数家长困于此度,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自己疏于管教,又怕自己不慎辣手摧花。
我们总是眼见他人似乎有什么神功秘籍,教育出来的孩子无所不能,琴棋书画待人礼仪样样精通,千金万言得此术,对自家孩子一试又是无效药方一张,满心期待和自信,宿命般成为了一场空欢喜,独角戏。
我亦如此。
关于度的把握,只靠家长很难去做好,且不论自身情绪左右,时而痛心疾首,严加管教,时而慈悲为怀,放松放纵,要知道,孩子有一半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没有一个负责任,有能力的老师去撑起另一半天,只靠家长一半的努力,最后的效果只会大打折扣。
还好,现在希望出现了。
张老师的回复比预料中的要早很多,也好很多,指出了壮壮在园最大的问题。这也让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孩子的问题,就在眼前,你选择如何去看,决定了采取的行动和方法如何,也会决定孩子未来的变化如何。症状的问题在于规矩认知的缺乏,或许是早先惯出来的,又或许是性格天生如此,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去做?当回信中出现了《爱和自由》这一书名时,我心里就有了底,因为你懂得去利用家长有单导指导的教师十分难得。
遇见你,十分有幸,希望你,不负遇见。
夸够了,说正事。
关于沟通和交流,也就是延迟满足的问题。
这不仅仅是婴幼儿才要采取的方法,不仅对于东东,现在我们要注重延迟满足的问题,对于大龄儿童甚至父母成年人自身,都要牢记这个概念,放在生活中,这是一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道理:“你不去努力耕作,就尝不到丰收的喜悦。”只有认真听课,才能收获知识和奖励,只有早点睡觉,才能起床,精神足这些道理我们说了无数次,得到的都是孩子们满口的好,知道了,可效果呢?去似乎微乎其微,究其原因,那是我们想表达的概念,没有到达孩子内心深处,孩子只是条件反射般的来回答我们,这让我想到,现在我最反感的就是不断重复“知道了吗”,知道了吗?明白了吗?孩子除了能回答知道了,还能说什么?就算没听懂,你不断重复知道了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咱们只能回答好,知道了。
真正的沟通从来不是从嘴巴到耳朵,而是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父母用心去想办法,孩子们心里体会到,这才是一次真正的沟通。而说到心里去,不能只靠言语轰炸或者是不停的唠叨,要知道,行为本身永远比语言强上万倍,我们不仅仅要用我们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更要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体会到道理和教训。
我总觉得一个沟通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出现需求(问题)
↓
向孩子说明问题原因,满足需求的方法,说明可能的后果
↓
半强制地采取第一次行动
↓
获得行为后果,指出其中进步的方面,忽略没有做到的地方,不强调“但是”“不足”
↓
第二次采取行动(看机缘,不刻意为之制造机会)
↓
不强制实施,引导孩子回忆上一次的做法
↓
获得反馈,公正地做出评价
↓
第三次到第n次行动,数量本身因人而异,取决于孩子本身
↓
其中的某一次可以直接指出负面的反馈态度可以比较严厉,视情况而定
↓
如此循环
↓
在这个其中,逐步引导孩子自己去总结自我进行反馈
↓
最终让孩子自己获得道理,获得概念,收获成果。
在需求和问题这个方面,心灵的心灵的沟通都是有效而且近乎唯一有效的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的孩子,一次就发生彻底的改变,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以防孩子做事的标准不再是视事情本身的后果而衡量,而是转移到以父母的情绪好坏、喜好善恶为标杆。那样就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这样的话,孩子始终只会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父母高兴就是对的,此种后果只会让父母越来越累,而孩子的行为没有任何自发性的改变。
说了这么多,也只是个理论罢了,我自己都做不到,但希望从此以后,事情会有质的变化。
书还没有看,也许看了以后会有新的收获。
附壮壮今日即兴赋诗一首
灯照晚
现代 刘子岳
晚灯照晚上
就像一个能量的彩虹
月光照在地上
放着大大的光芒
晚上
如梦无际的晚上
光芒照着晚上
整个世界安安静静
我们不能打扰
1 口才课没有白上,有效了
2 听朗诵比赛没有白去,有效了!
3 上次强制背诵古诗有效了,开始注重诗词的内容,掌握诗词的规律,开始自己组建语言,加深对诗词的了解
4 之前的观察训练应该也是起了点效果
给了自己信心,坚持未来的路,好好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