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跟读,公Z号《私想活动》整理,文责自负】【免费赠送会员请点击:风清不扬81】
杜少卿说:“李大人是先祖的门生,原是我的世叔,所以荐举我。我怎么敢当?但大人如此厚意,我即刻料理起身,到辕门去谢。”留差官吃了酒饭,送他几两银子作盘程,门斗也给了他二两银子,打发先去了。
就算不想被荐,但人家一番情谊,面谢是必须的,这是讲文明讲礼貌的表现,只是跟庄绍光的会面又要推迟。
杜少卿在家收拾,发现没有盘缠,就把那只金杯当了三十两银子,带一个小厮,上船往安庆去——谁能想到,前面两次出场的一只金杯,就是为了这个用场。
到了安庆,又等了几天,才等到李大人。
到了书房里,两人相见,李大人道:“自老师去世之后,我常念诸位世兄。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征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
杜少卿道:“小侄菲才寡学,大人误采虚名,恐其有玷荐牍。”荐牍就是推荐信。
李大人道:“不必太谦,我便向府县取结。”取结就是领取地方官府的证明文书,相当于介绍信之类。
杜少卿道:“大人垂爱,小侄岂不知?但小侄麋鹿之性,草野惯了,近又多病,还求大人另访。”
李大人道:“世家子弟,怎说得不肯做官?我访的不差,是要荐的。”杜少卿就不敢再说了。
李大人留着住了一夜,拿出许多诗文来请教。原来这位领导干部喜欢“杂览”,看小说看到这里,发现喜欢“杂览”的干部并不少,可见当年周进不喜欢“杂览”,只能说明他死读书读得脑子都僵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