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真的是好久没写了。寒假过的,有点蒙,补一补。
1.
Ykä Helariutta教授
该研究以拟南芥为模式植物,揭示了6个可在细胞之间移动的PEAR 转录因子调控形成层发育的分子机制。
2.
北京林业大学高精尖林木分子育种创新团队
该研究率先开展了杨树木质素生物合成通路遗传调控网络的解析工作。通过大规模鉴定木质素合成通路中具有调控作用的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转录因子,构建了木质素生物合成遗传互作调控网络。
3.
比利时根特大学Wout Boerjan课题组
该文通过拟南芥共表达姜黄生成姜黄素的酶DIKETIDE-CoA SYNTHASE(DCS)和CURCUMIN SYNTHASE 2(CURS2),使姜黄素掺入木质化细胞壁中。研究表明,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品系的碱性预处理后糖化效率显着提高14-24%。因此,合成非天然单体并将其掺入植物中的木质素聚合物中能大幅度提高其生物质加工效率。
4。
李来庚研究组
揭示了蛋白质SUMO(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化修饰精细调控植物次生细胞壁增厚新机制。
5.
image.png
揭示PMEI6和PRX36两种细胞壁蛋白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参与细胞壁结构域松动的组合作用,其中PMEI6在细胞壁结构中产生部分去甲基酯化果胶平台,PRX36则锚定在平台上并松弛细胞壁结构,这种结合作用对于种子成熟干燥后几天到几年后干种子吸胀时适当释放粘液至关重要。
6.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Ari Pekka Mähönen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