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因貌美被秦始皇纳入后宫其实都是虚构的

    在遥远的秦朝,流传着一则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它被人们以民谣的形式传唱,名为《孟姜女哭长城》。话说,在那个时代,有两户相邻的农户,孟家与姜家,他们共同生活着,无儿无女,日子过得平淡如水。某日,孟家在院子里种下了一颗葫芦籽,经过精心照料,葫芦藤蔓竟然爬到了姜家院子里,结出了一个葫芦。姜家老汉劈开葫芦,惊奇地发现里面有一个白白净净的女娃。两家争执不下,最后决定共同抚养这个女娃,取名为“孟姜女”。在两家的呵护下,孟姜女茁壮成长,出落得亭亭玉立。


    然而,好景不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帝业,开始大规模修建长城,并四处征召民工。其中有个名叫范喜良的书生,因不忍心看到百姓受苦,便选择逃避劳役。他四处奔逃,机缘巧合之下躲进了孟家院子。孟姜女看到家中藏有陌生人,正要呼救,却被范喜良及时制止。范喜良向她解释了自己的处境,孟姜女见他仪表堂堂,又知书达理,便心生怜悯,告知父母将其藏匿家中。孟家见范喜良为人忠厚老实,便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他。两人成亲不过三日,官府的衙役突然闯入,将范喜良强行带走。孟姜女伤心欲绝,整日以泪洗面。她连夜为丈夫缝制衣物,决定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历经千辛万苦,她终于抵达了修建长城的地方。


    然而,得到的消息却是范喜良已经不幸离世,尸体被埋在长城下。孟姜女痛苦万分,失声痛哭。她的哭声撕心裂肺,令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突然间,长城一段接一段地崩塌,露出了城下的尸骨。为了辨认出丈夫的尸体,她毅然滴血认尸,终于找到了范喜良的遗体。这个故事传遍了整个秦朝,人们纷纷传颂着孟姜女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秦始皇暴虐无道的形象也因此更加深入人心。这个故事不仅被口口相传,还被编入小学教科书,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风貌,也向我们传递了永恒的爱情真谛。在人们的心中,秦始皇的形象一直屹立不倒,他的故事被反复讲述,仿佛真的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其中,关于孟姜女和秦始皇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


    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孟姜女的故事,其实来源于《左传》,她原本是齐国将军杞梁的妻子。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杞梁担任大军的先锋,却因消息泄露而战死沙场。齐庄公提议就地祭吊杞梁,但被杞梁妻拒绝,坚持应该在家中举行祭奠。这个故事简单而纯粹,没有哭声,没有长城,只有对为国捐躯的英雄的敬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开始有了新的情节。在《礼记》中,我们看到了杞梁妻对着棺木痛哭的画面。到了西汉后期,故事中加入了城墙倒塌的情节,这时的杞梁妻因为丈夫的死亡而心如死灰,她的怨恨和悲伤竟然让坚固的城墙为之倒塌。但真正将杞梁妻与秦始皇联系在一起的,是唐代末年的《杞梁妻》诗。诗中描述了秦始皇的暴政和修筑长城的场景,杞梁妻的父亲和丈夫都死于修建长城的劳役中。她悲痛欲绝,哭声震天,以至于长城都为之倒塌,露出了丈夫的尸体。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然而,无论故事如何演变,孟姜女和秦始皇并没有实际的关联。她只是人们心中的一个美好形象,代表着对爱情和和平的向往。至于孟姜女是如何死的,传说她在哭倒长城后投海自尽,但这也只是传说而已。在浩瀚的黄土大地上,长城蜿蜒如龙,工匠们辛勤劳作,汗水洒满了每一块砖石。而在这长城脚下,孟姜女正沉浸在无尽的悲伤之中。她的丈夫,新婚三日便被迫离家修筑长城,却不幸在工地倒下,再也没能回家。孟姜女的心碎了,她的泪水化成了滔滔江河,长城一段因她悲痛的哭声而倒塌,长达八百余里。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传到了秦始皇的耳中。这位威震四方的皇帝,决定亲自前往长城查看。他看到了孟姜女,那个守着丈夫尸骨,痛哭不止的女子。秦始皇被她的美丽深深吸引,心中滋生出一种强烈的欲望,他想将她纳入宫中,让她成为他的嫔妃。孟姜女,这个柔弱而坚韧的女子,面对强权的压迫,她选择了智勇之举。


    她没有屈服于秦始皇的淫威,而是假装答应了他的要求,提出了三个条件。秦始皇一一答应,他并不知道,这三个条件其实是孟姜女为家人安全设置的陷阱。前两个条件完成后,孟姜女邀请秦始皇一同出海游玩。面对蔚蓝的大海,她纵身一跃,消失在了波涛之中。秦始皇惊慌失措,急忙命令众人下水相救。就在此时,海面翻涌起滔天巨浪,仿佛是海龙王在为孟姜女的遭遇鸣不平。传说中,海龙王派出虾兵蟹将将孟姜女接进了龙宫,而那巨浪差点将秦始皇卷入海底。孟姜女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海龙王的尊敬和庇护。她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一曲永恒的赞歌。她用泪水书写了一段爱情与家国的传奇,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