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来一直在刻意地修炼自己,特别是看了王阳明的书之后,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对这段时间以来的理性与稳定感到非常满意,甚至有些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已经上升了一个境界。
然而,这两天发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毫无防备地心起波澜。我有点埋怨自己,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到位,修行的还不够。但渐渐地,我又想明白了一件事。
以前,我一直非常羡慕平和淡然的人,但是现在,我变得更加欣赏那些旷达而通透的人。本该如此,人生短暂,不妨活得更加快意。当哭便哭,当笑便笑!就像《萍踪侠影录》里的张丹枫一样,尽显名士风流。
人应该在修行的基础上,让自己活得更加生动。而不是为了修行而修行,不由分说地责备自己,并试图消灭所有的情绪。况且,对自己的情绪戒备到如此境界,实在可笑,当浮一大白。
前段时间看了刘晓庆的一个访谈录,好几年前的一个视频。刘晓庆大半辈子都是起起伏伏,像开过山车似的。她对她的手下说,你们跟着我,将来可能会得到很多的名,也可能会得到很多的利,但同时你们可能也要跟着我经历一些大波折。
她并没有觉得自己到了这个年纪,便理应知道人生该如何出牌才能保证不输。相反,她已经站在输赢之外,居高临下,不在乎输赢了。她觉得自己对于所有事情,不论好与不好,都可以坦荡地接受。人生没什么好怕的,大不了从头再来,总是相信自己可以卷土重来,对人生的种种可能性敞开胸怀,给自己重生的机会。这种豁达让人不禁莞尔,这是属于历经大风大浪的成熟女人的天真与可爱。
我一度期望自己到了不惑之年,能成为一个“活得明白”的人。现在想一想,到了那个年纪,是否能够“活得明白”,真的那么重要吗?重要的是享受开悟的过程。
人生还有好多年,这辈子是否能够“活得明白”?不知道,也无所谓!跌宕起伏,波澜不惊。只要从当下开始,活得勇敢而坦荡,就不必再执着于一个结果了。说到底,比起“有漏皆苦,无欲则刚”,终归是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更能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