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童年可以疗愈一生,不好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疗愈——送给为人父母的我们。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个父母的共同愿望。在当代的中国更是如此,许多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智慧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张弛有度的管教,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很大的开发;但有些父母的控制欲极强,由此给子女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应该明确,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应该自己的追求和希望,为人父母者应该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和期待强加在孩子身上。
我们很多人自诩为开明的父母。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比上辈人更具有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多的财富与资源,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甚至倾其所有的去培养子女;然而很多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沉溺在自己的思想漩涡、知识框架和社会认知中,更加习惯地将自我意识、自我期待、自我主张强加或者投射给孩子。
不少人都说教育孩子是门学问或者门艺术,但却往往忽略了要修好这门学问,父母的自身修养与觉醒转型必修课。很多的父母习惯把“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挂在嘴边,殊不知孩子体验到的快乐和欣慰还是痛苦和压抑。大概三四岁的孩子就开始慢慢的发展出个性,和我们一样他们也需要更多的正向反馈。尊重孩子发展和成长的客观规律,支持和欣赏孩子的个性化成长,帮助他们尽可能保持天性、开发潜能、平安快乐才是父母应尽的职责。然而很多时间我们并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他们的感受与需求。
作者讲述了一个故事,我由此断定她是位合格的母亲,这本书也是值得阅读的。当作者的女儿将一美元撕成了两截,分别送给爸爸妈妈的时候,作者的自负心和同理心,理智和心灵之间经过一番斗争后,并没有对孩子进行金钱价值观的教育,而是肯定了她的高尚和公平。这一做法尊重了孩子的自我角色,丝毫没有破坏她的天性,鼓励和尊重让孩子得以阔步前行,很好的给予了他们美好和想象(当然,择机进行教育是必须的,但有些时候应当适应氛围的营造着)。
这也提醒我们,孩子更多需要的是父母的认同,而非教导。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被生活经验所束缚的我们,很多时候失去了追求喜悦和美好的自我的天真。如果我们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想掌控孩子的一切,不停的对“弱势群体”进行改造,孩子们就只能活在我们的思维模式下,很难去实施突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自身性格中的缺陷与痼疾,去觉知自身生长经历中那些造成不好影响的因素,进而有意识的不让孩子受到这些负面的影响,避免居高临下的压倒性地位,而是尝试与孩子之间成为精神伙伴,建立回环式的互动关系。要把教育孩子看成精神转型的成长过程,孩子们可以进行促使我们的自我提升。很多的时候,孩子们并不需要我们的主张和羁绊,反感我们的权威与控制,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调整身心,在每一个当下与孩子和谐相伴。
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大人、父母、长辈的身份之上,还要及时的进行转型与升级,适时的调整为师生、同学、朋友。每个人的认知、技能、性格都源于我们所接受的教养和生活经历,都无法尽善尽美。我们应该要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智慧与灵性,因其往往能够映射出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要让一个满脑子充满知识和经验的父母转型的难度远远胜过于塑造一个近乎于无知的孩子,然而孩子似乎全部的好、坏习惯和性格都脱离不开父母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往往会映射到自身的童年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教养工作不是知识性的工作,而是要和孩子精神精神交流,因此我们必须清楚自身的原型。
父母最大的能力是理解孩子的能力,是尊重孩子天性的能力,而管教更多的是控制欲的延伸和触角。特别是很多的父母早早的为孩子规划好了一切,做什么样的人、走何等的路、培养什么样的爱好、选择怎样的学校和专业都由父母来决定,很少能够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与情感。相当一部分孩子看似乖巧也成就不凡,但他们恰恰缺少的是真正的快乐,这个我们穷其一生追求的目标。《底线》中的唐啸云弑母案就是典型的例子。
我们应该允许孩子们活在更真实的自我之中,而不必陷入我们的期望的陷阱之中。教养子女首先要从沉溺与满足自己的控制欲中解脱出来,不要从自己的想象出发,而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塑造与同他的本质相协调适应的人格
“我虽然谈到孩子能够帮助家长实现转型,但请不要认为我是主张家长放弃对孩子的影响,或是主张家长沦为孩子的走卒。觉醒的教养方法不仅需要我们善于倾听孩子,尊重他们的精神,时刻同他们心心相印,同样需要我们重视纪律和约束。我们不仅需要给孩子提供基本的居住、饮食、教育,还应该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技能。一个觉醒的家长能够把教养孩子的方方面面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均衡发展的社会成员”。(本段摘自《父母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