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天坛(初稿)
一、基本知识点
天坛是明清两朝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天坛是中国现存最精美的古建筑群之一,主体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和祈年殿。
圜丘为三层汉白玉石坛,是每年冬至日“大祀”祭天之处。 圜丘其北为皇穹宇,其围墙即为著名的“回音壁”。祈年殿为三重檐的圆形大殿,蓝色琉璃瓦顶,高38米,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坛“祈谷坛”上。殿身中央四柱代表四季,外围两排柱各12根,分别代表12个月和12个时辰。祈年殿是每年正月第一个辛日“祀皇天上帝”、“为民祈谷”之处。
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先民们的共同愿望,于是兴起了对天地百神的祭祀,并且发展成为祭祀文化。敬天法祖、天人合一成为炎黄子孙敬畏自然、追求和谐的哲学思想与美好夙愿。历代帝王都把祭天当成头等大事,他们率领黎民百姓设坛祭拜上苍,祈求天下太平、万民安乐。
附: 天坛的其他主要建筑
圜丘和祈年殿建造在南北纵轴线上,其间用宽30米和高于地面约4米的砖砌大道“丹陛桥”相连,大道两旁植松柏树,气氛庄严肃穆。在主体建筑西侧,有供皇帝祭祀前夕斋宿之用的斋宫,西侧两重坛墙之间有准备祭典用乐舞和祭品的神乐署和牺牲所。明世宗曾下旨:圜丘坛专称“天坛”,但人们还是习惯于把圜丘坛和祈谷坛统称为天坛。
二、天坛相关的主要背景知识
(一)关于天坛的基本思想和重要评价
1 天圆地方与九五之尊
建筑一定程度上是象征性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很多具有象征性意义。天坛建筑就象征性地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崇拜敬仰之情。
圜丘坛由三个同心圆构成,外面是正方形包围式建筑,这种内圆外方布置格局在古代很多,象征着“天圆地方”。
中国古代认为九是十以下最大的数,所以赋予了数字“九”许多象征性含义,“九”包含有至高无上、无比尊贵之意。古代称皇帝为九五之尊,上天最高有九重天。圜丘坛的石台阶和环绕四周竖立的石栏杆条石的数目,也是九的倍数。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价
北京天坛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把北京天坛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对天坛作了极高评价,认为修建天坛的设计师和建筑工匠,发挥了他们极大的智慧,运用了数字、形状、颜色、名称、布局等多种手法,表现出天的崇高、神圣,以及皇帝与天之间的密切关系,把古人的宇宙观和在天文科学上所取得的成果,融入天坛的建设当中,朴素而鲜明地体现出了对世界伟大文明之一的发展产生过影响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宇宙观。
3 祭天活动
我国祭天活动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二十六世纪的五帝时期。这种祭祀活动终止于清朝末期。2002年春节期间,北京天坛公园复原了仿清祭天表演,2004年又恢复了仿清祭天乐舞的表演。
(二)关于建造天坛的背景知识
1 石料
在古代,建筑所需的石料一般在附近的采石场中开采。工匠们用斧头、铁锤、凿子等工具将巨石开采出来,再将巨石修整成略规整的石料。小型石料可由驴车、牛车来运输,大型石料的运输则困难得多。在运输石料的路上,每隔500米便挖有一口水井。等到寒冬季节,人们从井中取水,将水泼洒在沿途路面上,使路面结冰,以便运送大型石料。
大型石料被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再由石匠制作成规整的长方形石块,这种石块被称为磉墩。将磉墩搬运到标记好的位置后,再在其上放柱顶石,用以支撑柱子。磉墩和柱顶石可以起到承重和防潮的作用,是建筑物保持稳固的基础,一定要平整、牢固。
2 木料
祈年殿所需的木材,大多是产自四川等地深山中的名贵杉木和金丝楠木。因为木材产地偏远,巨大沉重,靠人力很难运输。所以,人们将除掉枝杈的木材拖到河边,借助水的浮力让木材沿着河流漂移,最终到达目的地。一根木材从开采到运送至北京,有时甚至需要耗时五六年,花费三千两黄金。
3 榫卯结构
木匠将木料加工出凸起(榫)或凹槽(卯),用来做竖着的柱子与横着的额枋。工匠们站在脚手架上,将柱子立在柱顶石上,再吊起额枋,与柱子连接在一起。
古人运用智慧创造出了榫卯结构——就是把构件上凹下去的部分和凸起来的部分插接在一起,让不同的构件紧紧连接,就像我们玩拼插玩具一样。这样,即使不用钉子和胶水,也能建起又大又结实的房屋。
4 斗拱结构
祈年殿的顶结构复杂,重量大,单靠柱子很难支撑。为了让顶稳稳地搭在额枋与柱子上,工匠们在建造祈年殿时用了一种叫作斗拱的结构。斗拱由相互咬合的木块拼接而成,像倒立的金字塔,增加了柱子与房顶的接触面积,将房顶的重量分散在额枋与柱子上。这不仅能让祈年殿更加稳固,也能起到装饰作用。不过,斗拱的使用在古代有着严格的场所和等级限制,平民百姓是不能使用斗拱的。
5 琉璃瓦
祈年殿上闪闪发光的蓝色顶吸引着无数人。这种像宝石一样的材料就是琉璃瓦。
不同于普通的灰瓦,琉璃瓦表面是特制的带有颜色的釉面,这让它不但质地坚硬,而且不会褪色。但是,琉璃瓦的用料十分考究,制作技术复杂,所以只有少量的建筑会使用这种材料。
琉璃瓦的制作比灰瓦的难得多。制作琉璃瓦要选用江苏特有的白土。将白土碾压成粉末后,加水,用双脚反复踩踏进行练泥,待泥阴干后用模具制成坯,之后,将坯放入窑中进行第一次烧制——素烧,烧好后涂上不同的釉浆,放入匣钵内入窑进行第二次烧制——色烧。这样,表面坚硬又有光泽的琉璃瓦就制作好了。
6 苫背
斗拱之上的房顶必须能防雨和保温。工匠们先搭桁,桁上架椽条,椽条上铺望板。为了提升防水性能,望板上还要刷桐油,铺灰背,这道工序叫作苫背。最后,铺好琉璃瓦,安装好用来避雷的雷公柱和攒尖顶,
祈年殿的顶就完成了。祈年殿最上方的镀金顶珠,最粗的地方直径近两米。
7 金砖铺地
搭好全部木结构后,工匠们便开始安装门窗,用金砖铺地。金砖可不是指用黄金制作的砖,而是苏州特制的一种地砖。这种砖制作成本很高,敲击的时候还会发出金属的声音,所以被叫作金砖也算名副其实。铺墁完地面后,工匠们还要用桐油反复擦拭金砖,使其表面更加光亮。因为工序复杂,一个瓦工与两个壮丁每天只能铺五块金砖。
祈年殿的门窗槅心
祈年殿的门窗槅心采用的是“三交六椀菱花”的样式,三角形相交的中心是一朵六瓣菱花,每个三角形内都有一个圆孔。这种图案有天地相交而生万物的寓意,在殿宇建筑中是最高级别的装饰图案。
8 祈谷坛
祈年殿坐落在祈谷坛内。祈谷坛共分三层,八出陛(八条通道):每层都有精心雕刻的汉白玉栏杆,这些栏杆用简单的榫卯结构连接;正南、正北两个方向的台阶中间,铺设着雕刻有祥云图、双凤图和双龙图的丹陛石。
祈谷坛的每一层都设有排水口,第一层是云头吐水,第二层是凤头吐水,第三层是龙头吐水。每到雨天,便形成“千龙吐水”的景观,很是壮观。
9 祈年殿的柱子~金丝楠木28根
为了支撑祈年殿的三重屋檐,祈年殿内外共立有三圈金丝楠木的大柱子。内圈的四根柱子叫作钻金柱,中圈和外圈的柱子各有十二根,分别叫作金柱和檐柱。从内到外,三圈柱子尺寸依次减小,分别代表着一年四季、一年十二个月及一天十二个时辰。
藻井
祈年殿作为祭天的神圣建筑,天花板被装饰得美轮美奂,呈穹隆状的装饰在古代被称为“藻井”。藻井正中间叫作顶心,祈年殿的顶心是龙凤木雕。
(三)关于祭祀和礼制的一些背景知识
1 祭天大典的起源和沿革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冬至祭天,自古以来就作为国家大礼而被历代帝王所遵循。 在《尚书》与《诗经》的《大雅》里可以看到,周代的祭天大礼,规定只有天子奉行,诸侯卿大夫以下,均不许私自祭天。春秋时期《公羊传》曾有记载:“天子祭天,诸侯祭土。”
这一种制度应该是沿着商代人的理论与观念而来的。殷、周两代的政治力量,无疑的已是超于宗教之上了。那时虽亦有一种僧侣掌司祭祀,但只相当于政府的一种官吏而已。
配合于这个“祭天”制度(即郊祀制度)的,同时又制定下“祭祖”的制度(即宗庙制度)。一族的始祖,其身分是配天的,常在上帝左右,因此亦与上帝一般,只许天子祭,而不许诸侯卿大夫们祭。如鲁国的君主,只许祭周公,不许祭文王。这分明是宗教已为政治所吸收融和的明证。换句话说,中国人的宗教观念很早便为政治观念所包围而消化了。相传此种制度,大体由周公所制定,此即中国此下传统的所谓“礼治”。礼治就是政治对于宗教吸收融和以后所产生的一种治体。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开启皇帝冬至祭天仪式。唐宋时期,祭天大典也于冬至日举行。到了明清时期,历代皇帝都要去天坛祭天。历代帝王通过隆重庄严的冬至祭天仪式,祈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2 明朝的祭祀制度
在集权专制政体下,自先秦以来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非天子,不议礼”被充分肯定,从理论上说,皇帝才是制礼的终极权威。但在历朝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皇帝虽具备制礼之权,却往往缺乏足够的礼学知识储备,并没有制礼的实际能力。而儒臣凭借自身丰厚的礼学素养,在议礼中取得主动性,使得礼制话语权转移己手。
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朝代的礼制变革,都由儒臣提出,并阐述各自“理由”、“根据”,而皇帝只是“诏准”而已。类似于唐太宗、宋徽宗之类亲身参与并对礼制更革提出自己看法者极少。
朱元璋出身草莽,文化程度有限,所以在即位之初制定礼制时,不得不召集一大批儒士议礼,修成《大明集礼》。
《大明集礼》规划了明朝礼制的基本格局与发展方向,在其基础上,洪武朝对各种礼仪仍不断增补、完善,最终趋于定型。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躬自参与并主导礼制实践,以天子制礼的政治魄力突破周朝礼义的束缚,对主要祭礼进行结构性调整,并在礼仪简化的思路指导下,使礼仪模式定型,这是明前期国家礼制定型的关键性步骤。
《大明集礼》中初步规划了一个“五礼”体系,之后洪武朝仍对这个体系中已定之礼进行完善。其中祭礼更动最多,如天地之祀:洪武四年,改筑圜丘、方丘坛;洪武六年,定圜丘燔柴礼;洪武七年,圜丘从祀增岳镇海渎、天下神祇,方丘从祀增天下神祇;洪武八年,改用朱元璋亲制乐章。
祭礼主要内容在洪武朝已定型,直到嘉靖前更动或增补不多。如天地、社稷之祀,在洪武之后只是撤仁祖配,改奉太祖、太宗配。
3 清朝的祭天大礼
在入关前,清朝已有自己的祭祀对象,主要是祭天、太庙、福陵、堂子、孔子,不仅种类有限,而且仪式简单,即使是祭天,也仅是三上香、奉帛酒、三跪九叩而已,缺乏明朝那一套成熟的祭祀理论与繁琐的奠献仪节。
清朝入关之后,面对明朝名目齐全、仪节完备的祭祀体系,采取了全面移植的方式。《清史稿》即言:“其祀典之可稽者,初循明旧,稍稍褒益之。”
顺治元年,清朝入关后,开始继承明代祭祀礼制。九月,大学士冯铨、谢升、洪承畴等奏:“郊庙及社稷乐章前代各取佳名,以昭一代之制”,“本朝削平寇乱,以有天下,拟改用平字。
郊祀九奏:迎神奏《始平》,奠玉帛奏《景平》,进俎奏《咸平》,初献奏《寿平》,亚献奏《嘉平》,终献奏《雍平》,彻馔奏《熙平》,送神奏《太平》,望燎奏《安平》。
宗庙六奏:迎神奏《开平》,初献奏《寿平》,亚献奏《嘉平》,终献奏《雍平》,彻馔奏《熙平》,送神奏《成平》。
社稷七奏:迎神奏《广平》,初献奏《寿平》,亚献奏《嘉平》,终献奏《雍平》,彻馔奏《熙平》,送神奏《成平》,望燎奏《安平》。”
郊祀九奏、宗庙六奏、社稷七奏,俱与明制相同。但改变明朝祭祀乐章,一方面说明清朝开始改用明朝祭仪,因为清朝自身的祭仪并没有从迎神、三献到送神这一套完整的奠献仪节;另一方面也说明清朝在全面继承明朝的祭祀体系之始,已经有意识要形成本朝特色。
康熙会典载,顺治元年定“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祭太社、太稷”,二年二月,“上亲诣行礼”,虽然使用明朝的祭礼模式,但将迎神、赐福胙、送神三环节所行四拜礼改为三跪九叩头礼,三上香之礼改为上柱香,又三上块香,并间行一跪三叩头。当年七月,“上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后、太宗文皇帝玉册、玉宝于太庙”,既行明朝的初献、亚献、终献之礼,又在迎神、送神的环节行清朝的三跪九叩头礼,而不是明朝的四拜礼,又间行三叩头礼。
可见,在顺治二年,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明朝行礼模式关键要素的置换,即将明朝礼仪中的拜礼置换成清朝的跪叩之礼,重则三跪九叩,轻则一跪三叩,从而使礼仪风格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三、参考资料
1《建天坛》,崔彦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1月
2《城脉:图解北京坛庙》,朱正伦;李小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3《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2023年2月
4《中华礼制变迁史(全四册)》,汤勤福 总主编/著,中华书局,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