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主要在后天影响,但确实受基因影响,孩子在一出生就逐渐表现出各种性格特征。孩子的每一种性格都各有优劣势,如果过分害羞,在孩子面对陌生人,适应新环境,迎接未知挑战时,容易在孩子自我发展时成为障碍。
害羞的孩子,在陌生的情境里、或者与他人互动时,会感到焦虑和压抑。尤其在自己成为注意力焦点时感到格外紧张。比如在很多人面前讲话,登台讲话表演时。这会让孩子错过参与很多有趣和有意义的活动。长期害羞也容易使孩子感到自己“不重要”,对自信的形成有伤害。
但“害羞”的性格也有积极的一面。害羞的孩子其实更容易专注,因为一个人安静地活动,会让他感到舒服,孩子专心于自己手头的事,往往成绩更好,更容易在某一领域获得建树;害羞的孩子更敏感,感受力强,对外界的体验也更加细腻,从事文字工作和艺术创作工作的人往往都有这样的特质;而且相比爱闹爱玩的疯孩子,害羞的孩子似乎确实很省心,从来不惹麻烦。
劣势表现:神经质、害羞、情绪受外界刺激影响很大、完美主义倾向、容易自责、内耗很大、在人群中会感到疲惫。
优势表现:会拥有独特的天赋,对色彩、气味、文字等感觉更敏感,有艺术天分,处理问题谨慎、共情能力很强、善解人意。
帮助孩子突破“害羞”
1、首先,家长不要用“害羞、羞涩、胆小”来给孩子贴标签。这种行为只会让孩子产生心理暗示,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害羞胆小”的孩子;
2、不要因为孩子害羞,而批评他、嘲弄他,即便是善意的玩笑;
3、在孩子情绪状态好的时候,和孩子聊一聊害羞的原因:他到底介意什么事情?他对什么事情感到害怕?他担心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他自己希望怎样处理这种情况?;
4.、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孩子,和孩子聊自己小时候,告诉他妈妈也曾羞涩和胆小、让孩子知道成人不是完美的,成人也曾经历过童年的迷茫,成人又是如何度过这个阶段的;
5、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开朗、善于社交的人,在孩子面前展现出自信,让孩子耳濡目染地学会热情、开朗、大方的行为方式;
6、一点一点地帮助孩子走出“舒适圈”,比如,孩子怕水,不敢学游泳,就先坐在泳池边玩;遇到陌生的小朋友会羞涩,不用马上过去和对方交朋友,远远地打个招呼,点头微笑就很好;
7、多带孩子去新的环境,为孩子每次战胜自我由衷地赞扬和鼓励。
对天生害羞的孩子的孩子极度害羞,家长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事情,家长要投入足够的耐心和等待,给孩子一些时间去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