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七年前的一篇东西,今天有空翻了出来,感觉挺有趣的)
登泰山观日出是历朝历代人们都希望做的一件事。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记载,中国人无人不晓,因此中国人特别是文化人都有一种登泰山的“基因”,况且,泰山上的日出又有其自身壮观瑰丽之处,人们当然仰慕之极。
过去,人们要想登泰山就看到日出,靠的都是机缘。为了看日出,人们要半夜出发登山,到了山上之后,能否看到日出,那完全要看天气情况了。因此,古代人对泰山日出的记述不知让多少人感慨。当然,现在,山上建有宾馆,人们完全可以头天住下来,第二天舒舒服服地去看日出。我从小就希望自已能在泰山上亲眼看到日出,可惜这样的机会实在不好遇。前几年有一次带着同事们去山东杜朗口参观学习,同事们一致要求去登泰山,虽然校长同意大家登泰山,但学校有课,不可能让大家呆那么长时间去看日出,我们也只是在泰山上呆了几个小时就下来了,那是我第一次登泰山,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能说是上了泰山,哪敢奢望停留下来观看日出?
这次,我们原计划周六下午达到泰山,在泰山下休息一晚,第二天登泰山。到了济南,当地人建议我们晚上上山去看日出,他们说现在天气好,正是看日出的好时候。同去的两人中有一对是父子,父亲现在退休了,但他们父子俩居然一次也没有去过泰山,更何况是看日出,大家都说机会难得,我当然也求之不得,于是决定上一次泰山看一次日出。
凌晨一点半坐上景区专门的面包车,车行近半个小时到达中天门。这是现代人的享受,古人没这个待遇,他们要从山脚下用双脚亲自走完这段山路,最少也要用两个小时。就算是贵为始皇的赢政也不例外,要不,怎么会有五大夫松之说?
从中天门到南天门,基本上都是在爬阶梯。农历二月十九的晚上,月亮真亮。同行的小李是个天文爱好者,一边攀登一边给们讲星星和月亮的知识,大家很是享受。因此,尽管山风呼啸,而且气温特低,到处都能看到积雪,但我们还是很快就过了十八盘。到达南天门下面的一个休息点时,我们休息了一下,感冒的小卢和另一位小郭各自去租了一条军大衣,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明显地感到了寒冷!只要一停下来,就能感到冷风往身上钻,身上一下子全凉起来,而暴露在外面的脸,根本就是麻木的。
休整之后,我们一鼓作气到达了南天门。在天街上走的时候,明显感到风大气温低,风几乎要把人给吹走。好多上来观日出的人,都三三两两地躲藏到背风的地儿去躲寒风了。不过,寒风中也有平时里看不到的美丽,由于风把浮尘刮走,远处泰安城的灯火就看得非常清楚,各色灯光绘就了一幅壮观的图画。特别是泰安城的中心区域,以黄色为主的各色灯光围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圆台状,有点类似古代的祭台,这是白天所无法看到的,也是古人根本不可能看到的。
到了碧霞宫的时候,气温下降到了忍受不了的地步,我们手里拿的纯净水早已结成了冰!狂风更是助长了寒冷,我们到处找能避风的地方,可是,凡能稍稍避风的地方几乎都是游人!没办法,我们就只好不停地走,希望通过这样的行走让身子暖和起来。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我们走到碧霞宫上面那个石刻边一个稍大的石洞口时,有两个穿着军大衣的女孩子从上面走过来,说上面有间房子开着门开着灯却没有人,她们两个人害怕,进去又出来了。问我们敢不敢带她们一起去避风?我们当然不怕,就让她俩带路上去了。
那房间位于日观峰的方向,在玉皇顶的东边不远处,我们过去时,风特大,好几次几乎要把人给刮走!到那里一看,门的确开着,灯也亮着。我们决定不管什么情况,先避了风和冷再说。不久,不知怎么从上面下来了一个穿军大衣的男人,要让我们给钱,每人20。此时是凌晨4点不到,距离日出还有两个多小时,要是在寒风中等两个多小时,那肯定会出事的。于是我们决定,不管收多少钱,先避了狂风和寒冷再说。不过我们还是和他商量了起来,我们说你收钱可以,可收了钱就让我们坐在这里那算什么话?何况还有两个女孩子?那人不肯在钱上让我们,但他领我们上了二楼,在一个半装修好的房间里,有两个地铺儿,上面居然还有被褥!我们也顾不了什么干净与否,5个人脱了鞋子就挤着上去,用被子先把冷冻的双脚塞到了被子里,这才开始享受没风的温暖。一会,我们怕那两姑娘有什么意外,就派人下去问她们是否愿意上来。她俩也可能是看我们象老实人吧,就上来了。我们把一个地铺和一条被子让给她俩,其中的一个矮个女孩子也顾不了多少,把被子往身上一盖,就在离我们最远的墙边躺下了,过了不大一会就睡着了!另一个女孩子没有立即睡,先是坐在躺下的那个女孩子身边,把头支在两只手上眯着,后来看我们这边只有我和老李俩个年长的人在说话,别的人也都胡乱地睡下了,她这才趴在自已的腿上睡了起来。天亮分别时我们问了一下她们的情况,其中一个是贵州的,一个是吉林的,都是山东理工大学大二的学生。当晚她俩居然如古人那样是从山下一路徒步走上来的!听完之后,我突然对她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敢于探索和冒险的精神产生了敬意。
当天的日出我认为是从6;24开始的。在这之前,站在日观峰往东望去,云海苍茫,山峦叠嶂,远远的天地相接线之上,不知道为什么,有一条窄窄的泛红的线把东边的天空给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面的部分,从下到上逐渐清朗,到最后,是明净的蓝色。下面部分,自上而下逐渐地变浑暗,到最后与地面相接的地方成了灰黑色。此时,目力所及,天地是那么的辽阔,泰山是那么的雄伟,而人站在这里,突然感到在天与山之间,人居然是唯一一个能观察思考的动物,那真是了不起一件事情。
6:24,我看到那条红线中间偏南一处的颜色变的比别处红些也亮一些,有人喊:太阳出来了!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聚到了那一处。果然,太阳就从那里慢慢出来了。就如科教片里描写种子发芽的样子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太阳只露了一个小尖尖,下面的部分一点也看不到。那小尖尖扩大着,亮度也不断地增强。它一点一点地向上拱着,先是象一个向上的张开的鱼唇,后来逐渐象一个蘑菇的顶部,此时的颜色是那种明亮的黄。太阳继续上升,等出来到大约三分之一的时候,那样子看起来就如一个圆台形的房子。等到出来约二分之一的时候,我感觉出来的部分就如一个倒扣着的碗,此时,出来的那部分有些已进入红线上方的暗区,但却比暗区其它部分亮的多,让人能够明显地感知到太阳出来部分的轮廓,而红线中间碗口地方的颜色非常明亮,煞是好看。大约过了五六分钟,整个太阳全都升到地面上,这时,太阳浑圆的轮廓真正地清晰,只不过各个部分处于不同的云层遮拦而颜色有轻有重。初升太阳的光芒一点也不强,看起来就如一个暗红的皮球,我的眼睛一点也感受不到她的刺目,用眼睛直视太阳是那么的轻松自在,而且,站在泰山上面看日出,太阳就在脚下的远处,无须仰视,这种感觉实在独一无二!等全部的圆球升过那条红线,太阳的亮度也慢慢地增强,出了红线上方再过一个和太阳直径差不多的地方,太阳开始发出逼人眼睛的光来,此时大约是6:35,这时再去直视太阳,我的眼睛难受的不能行。在6:24和6:35之间,好多的观众都在拍照留念,但我没有,我站在那凛冽的风中和山上,只做了三件事:一是观察太阳升起不同时刻的样子然后用心去感受;二是时不时地瞟一下手表,把各个时间大约地记下来;三是脑子里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远处的天边有一条窄窄的红线?
6:40的时候, 我们几个人没再观察,也没有再去看其它的地方参观,甚至于到玉皇顶这个泰山的最高峰我们也没有再去,转身沿原路开始下山。八点半左右,到了山下,也没有吃饭就开车返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