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微信在信息沟通、服务群众等基层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上审批”“视频会议”“网络问政”也逐渐流行起来,干群沟通变得便捷,繁琐的程序得到简化,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但是,网络上的交流不能代替真切的问候,基层工作还需注意,别让“键对键”代替“面对面”。
要“上网络”更要“下基层”。“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网络固然是观察舆情民情的重要渠道,但是“平板”代替不了“脚板”,“指尖”代替不了“脚尖”,决不能满足于“键对键”,有条件有时间就要跑基层、奔一线,在和群众见面中建立信任,在聊天谈话中聊出实情,在嘘寒问暖中问出问题,做群众信任的知心人。但如果我们过度依赖网络,就容易造成工作盲点,一些“脱网人群”无法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心声,不代表他们没有诉求,事实上,这一类群体的生活条件要差于能够接触网络、利用网络表达自己诉求的人们,他们更加需要政府的关心。
要“屏对屏”更要“面对面”。波涛蓄势,起于涓滴;事业成败,在于人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基层干部不能过多依赖微信聊天简单“打招呼”模式,“键对键”的交流多了,“面对面”的调查研究就少了,基层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就变远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干部要跳出“我通知了”“我联系了”的浅显层次,多深入群众,同坐一铺炕、同喝一壶茶,运用方言土语、乡间俚语等和群众复核,多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确保群众接收、读懂、享受到利好惠民政策,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对待网上通办、自助办理事项,决不能一放了之、一推了之,而是要通过保留人工窗口、设置“大堂经理”、发布演示微视频、印发明白纸等方式,帮助部分有困难的群众同等享受到智能化办公服务。
要“键对键”更要“心贴心”。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所在、宗旨所系。党员干部只有“心贴心”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党员干部当家人。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大民生”工作理念,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的全过程,用心用情用力纾民困、解民忧,用“实办法”“硬举措”办好民生实事,当好群众“服务员”。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衡量一切民生工作的首要标准,各级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诉求,围绕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坚持举一反三,将民生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拉出时间表、路线图,落实落细工作措施,卡紧时间节点兑现各项民生承诺,办好惠民“微实事”,架起干群“连心桥”,赢得群众“真心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