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对一切都是确定的,而我对什么都不确定。——《不确定的世界》
座座这期接着聊,大多数人(包括内向者自己)对内向性格的4个常见误区,为“内向”正名。
前几期分享过多个内向者典例,张小姐的女儿、老陈,外甥、小学同学......不论年龄、地位、成就、遭遇,他们都在承受着外界不同程度的舆论压力和不公平看待。
关于“内向”,人们总是矛盾的,一面鼓励,一面偏见;一面鸡汤,一面贬低。实际上他们都没有真正了解内外向性格的本来面目和内在性格,才导致了片面。
现在座座就来盘点,人们对内向者最常见的四种【误区】
关于内向性格的四大误区
1、内向=社恐、自闭
为什么内向和社恐、自闭很容易就被等同?大概因为人们都觉得他们爱独处、不爱社交,一大部分内向者同样也是人前羞涩。
其实,它们虽然可能产生关联,但区别也非常大,可以说连性质都不一样。
在座座往期分享的“社恐系列”中已经说过,社恐是一个人面对外界的人或社交场合,有拒绝、抵触,恐慌的心理症状,而自己独处或和熟人在一起时,却很可能是个很“嗨”的人。从医学的定义上说,它属于“病症”。
而内在者的表现常常是具有一致性、持续性的——人前安静,人后独处时也往往安静沉稳,这是他们的本真样子、自然行为,这才是他们舒适的状态,而不是心理障碍问题。
只是由于不自信、在公共场合不自然、大众偏见等压力作用,引起了类似“社恐”的不安局促、害怕紧张感。
内向者热爱沉思、观察,愿意静下来专注研究;他们绝对不是拒绝和他人相处,反而很可能拥有很多深交的好友,他们只是对浅层的人际社交或公共社交场合这方面,显得有些生疏和冷淡。
2、内向=难相处、情商低
内向的人总给人一种天生距离感——孤僻冷漠、不爱表达自己而让别人很难了解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戒备心强烈从而被人觉得不容易接近,从而让人觉得内向的人“好难搞哦”,而且内向者普遍不太会在场合中“说好话”,给人一种情商有限的印象。
但事实证明,内向的人在交往中,有很明显的性格好处——尊重他人、给足耐心、愿意倾听、乐于指点和帮助。至于情商,座座在“情商系列”里说过,衡量一个人情商高低的标准,绝不仅是外在的话术表现力。
一旦你成为他们内心认可的朋友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他们是如此具有思想性,他们的生活也非常丰富,他们的情商、社交技巧不会比外向者差,甚至还口才了得。
朋友多给些时间和耐心,内向者自己也给自己一个缓冲的空间,循序渐进,完全可以愉快相处。
3、外向>内向
人们总是称外向性格为“理想型”,因为它能带来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塑造出一个开朗活泼、意气风发的成功者形象。
尤其在西方国家的传统中,他们以“外向者”为荣,世界顶级的院校中,随处可见的是高谈阔论的学生们,而演讲也被当做培养成功者的必备技能,这些对内向者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但事物总有两面性,如果没有安静认真的内向者,我们人类社会也不会有相对论,更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
这说明,内向者完全能以另一种方式和状态,在这个世界上占据重要位置。那些认为外向者比内向者更优越的人,实则肤浅短视。
4、内向=命运
或许你第一反应就能想到“性格决定命运”这个伟大的预言般的名言。但我必须得说:“去他的命运论”!
人类这种灵活又智慧的生物,难道还能被区区性格局限而困住人生发展?被迫接受自己的碌碌无为?如果能,那只能说明你自己不够努力,或方法不对。
座座一直都相信“人定胜天”,人生有非常多方向供你选择,别因为现实中碰了几次壁,就否定自己的可能性。你只要认定一种追求,就要想方设法实现,包括利用或改变自己的性格。
因此,内向者无需自轻自贱。再者,旁人也无需看轻内向者,片面认定他们的高度有限。一个有所成就的人,肯定不是单靠性格带来的“便利”,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自我定位、格局修养、专业能力等。
核心观点
很多事情,复杂之后就很难辨别、看清其本质了,往往要回归“极简主义”来看待事物——内向、外向其实就只是性格的两面,外向性格可以得到发展、赞赏,内向性格一样可以做到。
它们不同的是什么?是人的【定位】不同、利用性格的【方式】不同。
相同的是什么?是我们不论用哪种方法,都是为了达到“认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这个【目标】。
正所谓“殊途同归”,正是其核心所在。
正确认识内向之后,就要对性格进行提升或改变了,到底应该如何合理、科学地利用自己性格呢?关注下一弹吧!
下一期,座座接着和座友们分享《“内向者”第五弹:内向性格怎么办?三大实用法则帮助你》。
.
“内向者”系列:
.
精彩推荐
.
“插座计划”:时间管理、自律打卡、分享、倾听。评论或私聊座座 加入。
内容版权归“心理插座”。欢迎转发,转发注明作者名字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