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要用短期方法来解决长期问题!2020-05-15

这个题目说起来似乎很是高大上,又是短期,又是长期的。
如果结合到我们的生活,大家就容易理解了。比如,你想要换一部手机,可是手头的钱不够,你会怎么办?
一般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那就再等等,要么等新机出来老款的掉价了咱们再买,要么就是咱涨工资手头宽裕了再买。
另外一种就简单了,直接刷信用卡就可以了;或者现在有支付宝上面的花呗,还有借呗等等注入此类的方式,都很方便,说白了就是借贷消费。
显而易见,第一种要等,算是长期的方式;第二种则当下,则算是短期内就可以解决。

其实在财富管理中我们最应该关心的就是债务,可是生活中跟我们连系最多的也是债务。
有人曾经给黄世仁翻案说,他跟杨白劳只是普通的借贷关系,杨白劳欠债还钱,还不起钱也要讲道理。我无数次的想,如果这个人站在我面前,我是不是应该用烙铁在他的胳膊上烫上三个字“利滚利”,让他每天都认真的看看这几个字。你这不是欺负我们劳动人民不懂经济学么?即便当年的杨白劳没有学过经济学,他至少知道自己自从借了钱之后,就再也没有了翻身的机会,直到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现在还是有很多上过学的杨白劳,他们不是没有机会学习或者弄懂利滚利的规律和结果,而是懒得思考,懒得想,只想短期、快速的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已。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做什么他想要快一点,于是很轻易的就被消费贷的公司给看中了。正好,前两天我读到了一篇解读消费贷的文章,我觉得非常直白,如果你能够静下心来读一遍,其实就明白了为啥在个人消费中最好不要使用贷款,因为仔细计算之后,你会发觉你要承受的代价实在是触目惊心。

曾收到过发卡行推销现金贷的电话,大意基本都是:“1分钟现金到账!您最高可借现金300000元,借1万元手续费每天只要3元,即时放款,实时到账。办理方式……”这套说辞经过包装,让人感觉利息很低,它混淆了一些概念,把放高利贷的行为美化成了慈善活动。
按上边银行借给你1万元,若每天利息是3元的话,1年后还本付息,这样下来利息是365 × 3 = 1095 元,利率是 1095 ÷ 10000 = 10.95% 。
看起来感觉还能接受?你买过理财产品,宣传的年收益好像都在10%左右。你着急用钱周转,这样的利率似乎也能接受。
你会觉得,银行也不算太黑嘛。
可这种现金贷收手续费并不是1年后到期一次收的,而是分散到每一天,从你的信用卡中扣取的。换句话说,你借了10000元,可1年内你能动用的钱并没有10000元,你要拿出一部分钱来提前支付“手续费”。
这种付息的方式会让你的借款利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从10%至11%,没什么变化嘛,能接受,要借?慢着。
你一旦接受这种贷款,银行就会亮出杀手锏。
上边说的借10000元,1年后还本付息。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银行除了每天扣你的3元手续费外,每月还要扣回本金。
也就是说你借款后从第一个月起就要每月归还本金10000 ÷ 12 = 833.33元。
你借的这10000元,在一年里实际只平均使用了约10000 ÷ 2 = 5000 元(1年内还款期数越多,越接近5000),我们不考虑提前还利息的影响,这时你借款的实际利率将接近 1095 ÷ 5000 = 21.9% 。
现金贷放贷方宣传过程至少用了以下几种手段来忽悠,被其中任一个诱惑到,就会掉到为你量身定做的罗网里。
1、用手续费代替利息,并且给你说,你借款没有利息或直接说是0利息,他们的说法是只收很低的手续费。
2、只告诉你会给你银行卡上打一笔天文数字的现金,你可以用一年,但不告诉你具体的还本方式。
3、用每天极低的花费掩盖实际极高的利率。

如果你能够读到这里,并且能够分享给你周围的人,你真的就是善莫大焉了,当然不要分享给做信用卡和消费贷的朋友,他们会骂死我的。
你学会算这个账之后,就会明白生活中我们不能只算经济账,时间、机会都是有价值的,当然也是有成本的。
长期来看,让自己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变得强大,才是你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